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30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六字”要求十周年暨中国教科院实验区工作座谈会在京举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永智出席会议并致辞。
吴岩指出,十年来,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重大成就:战略地位持续巩固,育人实践发生了格局性、根本性转变;政策体系逐渐健全,育人、育才、育志、育心、育德的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实践创新不断涌现,各地各校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形成了许多典型案例;育人成效明显提升,中小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逐步树立起来;理论研究方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扎实研究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学理依据和理论撑。
李奕指出,首都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形成了更多具有首都特点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生动实践:深化五育融合、知行合一,“记住要求”更有渗透力;推动形成多渠道、新载体,“心有榜样”更有持久力;推进一体化、全链条,“从小做起”更有穿透力;坚持综合施策、多元供给,“接受帮助”更有支撑力。
李永智指出,“十六字”要求集中彰显了“知行合一”的辩证性,深刻把握了人的思想认识发展的曲折性,深刻揭示了因材施教的规律性,及时回应了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问题。他强调,十年来,在“十六字”要求指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挥,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与会专家学者、中小学校代表和实验区负责人交流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进展和经验做法。大家表示,今后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不同区域特点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承办。来自中国教科院及其实验区(校)等近百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