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湖北恩施市三岔镇阳天坪村,阳光洒满田野,新修的产业路循环路蜿蜒伸展,田野间绿意盎然,企业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土豆1500余亩、蔬菜1000余亩、烟叶1200亩、规模种植户46家、养殖户35家、民宿4家、小微企业10家……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的村庄,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帮扶。
自2021年驻村以来,省农信联社立足行业优势,聚焦产业振兴、金融赋能、民生改善,推动阳天坪村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探索出一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沉”到位 与群众“打成一片”
“放宽心,安心带姑娘治病,困难总会过去,日子会越来越好的。”4月1日,省农信联社驻阳天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文涛给在恩施州中心医院的童某打电话,关切和鼓励的话语令童某感动不已。
童某是阳天坪村沙子坝组的监测户,2018年,其女儿因车祸双腿粉碎性骨折,卧床两年。2021年因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发现双肾错构瘤并伴血肿瘤,每月需7800元购买依维莫司片缓解病情。
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在得知童某女儿的情况后,立即向上级部门领导进行请示汇报,并多次前往童某家了解实际情况,将其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联合村委初步拟定5项帮扶措施,为童某女儿申请重病低保提标;申请公益岗位;申请慢性病补贴;介绍童某就近就业;与医保局对接,申请特殊药品部分报销。同时,省农信联社机关委员会还为童某女儿发起爱心募捐,共募集善款41850元。
2024年3月20日,省农信联社又为童某的女儿捐赠价值5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便于其加强学习、提高生活技能。
驻村帮扶的5年,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图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为村民送水,解决干旱时期用水难题
“这是工作队为困难群众送过冬物资,这张照片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村民在山上寻找水源,这张是在阳光家园易迁小区给村民进行‘积分制’兑换,这张是入户帮老人办理社保生存认证……”笔者在驻村工作资料里看到,每一张照片都是工作队走村入户开展工作的场景,述说着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与阳天坪村村民双向奔赴、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
“驻村帮扶不能只做花架子,要多走动、多听、多做实事,要以诚相待、以心相交,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王文涛说,自2021年在阳天坪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的成员严格落实驻村工作要求,吃住在村,和村支“两委”同谋划、同研判、同治理,累计入户走访群众1012户3415人。
一次次入户走访、一回回倾听交流,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谋到底 促产业落地生根
4月10日,在恩施硒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工人在忙着赶制藤茶订单。自藤茶开采上市以来,该合作社累计收到广东、福建、武汉等地的订单达400多万元。目前,藤茶基地600多亩,带动农户200多户。
图恩施硒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人在赶制藤茶订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利用行业优势,协调恩施农商行在阳天坪村委会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为辖区中小企业和农户送上“金融活水”。
恩施硒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高飞就是“金融活水”的受益者之一。2018年,与藤茶打了十几年交道的高飞在三岔建厂,在当地种植藤茶。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他从信心满怀到一落千丈。2021年,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为其送上融资贷款20余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021年至今,高飞累计在“普惠金融服务站”贷款100多万元。“真金白银的帮扶,让我们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他笑着说。
位于阳天坪安置点旁的合兴制衣厂和湖北神指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的服务也是连连点赞,不仅每年可以申请融资贷款,还能在企业有所需求的时候有呼必应。
“企业有了稳定的金融支持,也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合兴制衣厂老板李容霞说,每年都可以在“普惠金融服务站”申请融资贷款解决燃眉之急,今年一季度计划生产服饰2万件,30多名工人月收入3000元左右。
一旁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手指翻飞赶制订单,缝纫机飞速运转,线头在布料间穿梭,一件件服装逐渐成形。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2021年以来,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通过全面开展“六访六增”工作,累计对接贷款户520户,成功发放贷款486户,金额2162万元,及时解决创业融资问题,稳定了当地100多名就地就业村民。
为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工作队还不定期开展种养技术培训,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创新“村+银+企”的营销模式,帮助村民销售土猪肉、土鸡肉、牛肉、玉米、蜂蜜等农特产品,消费帮扶销售农产品累计328万余元,为辖区农户和企业激活了市场,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暖到“心”为村庄增色添彩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家住阳天坪村白果树组的孟廷珍每天吃过早饭,总要自己推着轮椅沿着硬化完的道路转一转。
孟廷珍双腿残疾,常年卧床,只能坐着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捐赠的轮椅在家里活动,家庭的经济来源全靠丈夫的务工收入。
2024年,在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白果树组张家屋场0.55公里产业路硬化完成,马路从孟廷珍家门口经过。
公路硬化完成的那天,孟廷珍坐着轮椅沿着公路看了又看,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终于可以看见外面的天空是什么样子了。”
以前,家门口的路是砂石路,轮椅无法前行。现在,硬化后平坦干净,孟廷珍可以自己推着轮椅出门。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惠民生。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阳天坪小学的教室里,学生们在整洁的图书角学习交流,老师们在崭新的办公桌伏案工作;在电商孵化中心,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平台,帮助村民的土特产“飞”出大山;在孙家坝组通组公路旁,明亮的路灯照亮村民回家路,方便夜间出行……
一串串数据见证着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的行动。
图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开展金融服务宣传
2021年至2024年,省农信联社累计投入资金114万元,修建产业路6.383公里;投入资金13.86万元,安装路灯66盏;投入资金25万元打造智慧数字乡村平台;投入教育帮扶资金3.6万元,改善教学环境;投入文化帮扶资金2万元、医疗帮扶资金1万元、饮水帮扶资金11万元;投入资金150万元修建电商孵化中心;专项捐款及慰问58850元。
以村为家,将村民当成家人,将村民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一心一意去帮扶,真心实意解难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省农信联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连续多年获得市级表彰,2023年荣获省级突出驻村工作队荣誉。
如今的阳天坪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省农信联社驻村工作队用真心、真情、真干,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赞誉。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将继续发挥金融优势,帮助阳天坪村走稳致富路。”王文涛说。(童秀清、邹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