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9日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全国消防日是为了重视和强化对火灾隐患的防控工作,促进全社会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安全生产工作更是至关重要。银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涉及运营安全和生产安全两个方面:其中,运营安全是通过衡量指标如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信息系统可靠性等来评估银行业的安全运营情况;而生产安全则关注于内部流程操作合规和防范外部风险等,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内容。
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对银行业生产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内控合规和防范外部风险成为银行业生产安全的重点工作。与此同时,银行业务处理模式向后台集中,将前台接待客户和受理交易的工作交由后台处理。这就产生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密集的生产作业场地,也就是各级机构的营运中心。因此,对这些场地的人员和场地进行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普通企业和商铺不同,其具有多个层级不同性质的机构。各级管理机关是运营指挥中心,人员密集程度高于一般写字楼办公区域;营业场所对外营业,内有大量重要物品如现金、票据、凭证等,外来进出人员较多;而营运中心则是后台集中作业区域,各类档案、仓库较多且人员密集。一旦这些机构发生火灾,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和无法想象的后果,从银行财产、声誉受损到人员伤亡、业务运行受到影响,甚至高级管理者会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统计,2010年至2014年,火灾数量、伤亡人数与财产损失逐年攀升,尽管到2020年发生火灾的数量与经济损失逐年减少,但消防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就在2022年,共接报火灾82.5万起,死亡2053人、受伤2122人,直接财产损失71.6亿元。
为了深化银行业安全生产理念,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中国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中国消防协会和商业银行相关业务条线专家编写了《银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一书。这本教材内容权威详实,涵盖了银行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内容,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和解读。通过学习这本教材,银行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消防安全专业知识,提高相关管理技能和法律意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教材的设计目标是为银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而设,紧密结合了银行业消防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涵盖了银行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银行业消防安全的发展与现状、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建筑防火和消防设施、银行消防安全管理基础、银行消防安全检查、银行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银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与演练,以及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与行政处罚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银行业消防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银行业消防工作的相关要点,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继续加强对银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是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稳健运营的重要保障。仅有教材的发布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各级金融机构需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做好相关知识的传播和培训工作。同时,应加大对银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