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在京举办。
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国际教育专家、学者、大中小学知名校长和一线教师齐聚北京,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国际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的主题,共研理论与实践,共话机遇与挑战,共享资源与成果。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在致辞中强调,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国际教育分会应当继续发挥优势,深入研究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促进中外教育人文交流,努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表示,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更要积极主动、勇于作为。深入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既要坚定地引进来,又要从容不迫地走出去,要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推进中国教育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提升在全球教育中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北京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魏旭斌指出,北京市计划进一步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拓展渠道、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打造首都教育对外开放品牌;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聚焦科技前沿,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交流;聚焦紧缺急需学科专业,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来京合作办学;推动落实服务措施,拓展来华留学渠道,做优做强“留学北京”。
会上发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际教育分会理事长王定华的“中美教育观察与研究系列专著”。
开幕式与成果发布环节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主持。他表示,本次会议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国际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聚焦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推动国际教育互学互鉴、融通发展。
王定华在题为《学习阐释贯彻落实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主旨报告中强调,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三位一体”支撑科技人才;坚持优质公平,提供公共服务;坚持教师队伍素质精良;坚持开放互鉴,促进合作交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田祖荫在题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做好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其在整个教育体系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应有作用,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找准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统筹谋划、引进来和走出去一起发力,优化保障、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本着“转段升级,同题共答”的态度,一起研究对策、创造经验、形成案例、完善制度,写好基础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在题为《从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看21世纪中国如何成为世界重要中心》的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世界教育中心转移的历史轨迹,分析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阐明了中国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必要性,并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出发,指出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芳主持。她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方向和关键举措,要将教育强国蓝图转化为具体施工图、任务书、责任状,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和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勇毅前行。
会议下设四场分论坛、一场研究生论坛与两场主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