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数公里来到明江边的花山悬崖之下,崖壁略显内凹、层理清晰,向江边倾斜。手脚张开、铜鼓在侧、身佩环刀……多处红色人像图案就被绘于悬崖之上,这些人像图案高约0.6至1.5米,最大的高达3.58米,悠悠江水拍打堤岸,时空的画笔仿佛凝结于此。
这是位于广西宁明县的一处岩画点——花山岩画,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左江流域的岩画代表,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幅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的空白。
花山,又称“画山”“仙人山”,壮语译为“岜莱”,即画得花花绿绿的山。在尚未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壮族先民骆越人将其社会生活和艺术想象涂画在这些悬崖峭壁之上。目前,崖壁上尚可辨认的图像总数1900多个,涉及正身人像、侧身人像、铜鼓图像、渡船图像等。
“每一个图像的背后都有可探索之处,我们可以根据图案推测当时的骆越王、祭司、首领、怀孕女性等等。”宁明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甘宇健说。
关于作画来由,部分专家推测,花山岩画是骆越人为了举行祭日、祭铜鼓、祀鬼神等祭祀活动或是庆祝狩猎成功、丰收及战争胜利等重大庆典活动而创作的。此外,自下而上攀援法、自上而下悬吊法、直接搭架法、浮船法等作画方式也众说纷纭,仍是留给后世的谜题之一。
同船的游客李先生来自四川达州,趁着暑期带孩子来看岩画。“这种直观的震撼真的是独一份,孩子看到就不停问画是哪里来的、怎么画的,非常好奇。”李先生说。
“要给游客一个历史背景,让他们知道岩画究竟从哪儿来。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是怎么发现岩画的,保护的历程又是怎样的,这不仅仅是文化旅游,也是对文物的尊重。”甘宇健说。
甘宇健所在的文物管理所工作群名叫“花山守护者”。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84年,此后持续对岩画实施保护管理。2015年,花山岩画保护监测站建立,不间断值班和定期岩画巡查成为工作人员们的日常。
处于明江半岛的宁明县耀达村,是前往观赏岩画的必经之地,也是唯一与岩画景观紧密衔接的自然村落。为了保护山体稳定和岩画景观,耀达村部分屯长久以来未修公路(桥),乘船出行。
耀达村被列为旅游重点村,村里办起农家乐,文旅产业越做越大。游客可乘坐游船到码头,穿越耀达村,在此体验古法熬制红糖的传统技艺、品鉴农家原生态美味、观赏明江两岸风光。申遗成功以后,村民们自觉参与岩画巡查、村容村貌改造等工作,加入“花山守护者”的队伍中。
宁明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王乃卉说:“我们目前在积极筹备骆越文化的展览,与研学等文旅方式进行融合,充分激发游客对花山岩画的探索热情。”
从民间传说到文艺创作,花山岩画已是当地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小红人’的故事那就多了,要是讲的话我得跟你说上几个小时呢。”村民何小莲跟记者半开玩笑地说。左江流域流传着大量关于花山岩画来历的民间传说,仅广西民族研究所汇编成书的《广西左江岩壁画民间故事传说》就有90多篇。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伟林说,“原始,抽象,宏大,梦也似的神秘而空幻。它(花山岩画)昭示了独特的审美氛围”。
宁明县花山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心的练功房里,舞蹈演员们正在编排舞蹈,从岩画图案汲取灵感进行改编,演员们反复练习、揣摩动作及走位。楼下的绘画展厅里,岩画图案在孩子们的画笔中飞跃悬崖、飞向天空。城区里,随处可见岩画图案,“小红人”从崖壁跳到了路灯、桥面、建筑物上。
如今的花山,游人学者纷至沓来,来到这个人与自然产生共鸣的地方。先民的传说仍在流传,当代的回响久久回荡。
记者:李欢
策划/编辑:王黎
海报/视频:李欢
视频素材支持:宁明县委宣传部、宁明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国内部、广西分社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