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省郓城县杨庄集镇山东建宇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内,不同岗位的员工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将一个个汽车零配件压制成型、焊接、拼装,一辆辆挂车从“0”到“1”,订单从“国内”到“海外”,“现在厂区里停放的这些车辆都是客户预定的,正在排单发出,‘跨村联建’让我们这个产业更具优势,也更有竞争力。”该企业公告部经理何敬栋说。
据了解,杨庄集镇利用专用车行业发展优势,发挥片区党委组织功能,大力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和市场渠道,与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闲置的房屋、土地、劳动力等实现优势互补,推动9个村与14家专用车制造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划定1200亩土地为产业园区提供用地。
“我们从去年开始实施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示范片区建设,破解农村发展面临的资源整合率低、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村庄治理薄弱等难题。”郓城县杨庄集镇党委书记王广雷说。
郓城县按照区域统筹、地缘相连、产业相近、资源互补、人文相通的原则,统筹人口、地域、产业、文化等各类要素,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摸清村庄规模、产业基础、群众意愿等因素,因地制宜打造不同类型联建片区。目前划定“跨村联建”片区37个,成立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产业、返乡创业、公共服务5个工作专班,推动187名镇村干部充实到片区,具体指导片区党组织建设。
“村里引进了服装加工厂,干活和接送孩子两不误,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郓城县随官屯镇青橙服饰工厂内,文昌苑片区村民徐春花正在加工儿童服装,一旁的村民正在将网上下单的服装打包分拣,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随官屯镇是郓城县“跨村联建”试点镇,将全镇26个行政村划分为10个片区,文昌苑片区便是其中之一,7个村合并成为一个新型农村社区,配备了卫生院、幼儿园、小学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天然气、供暖入户全覆盖。依托“跨村联建”片区党委,下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红色物业、社区治理四个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地热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孵化、服装加工等“四个产业区”,2024年片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60万元。
“通过跨村联建把各村单独作战变为抱团发展,促进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串起了‘产业链’‘富裕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郓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广兵说。截至目前,郓城县推动建成一批以农文旅产业、酒类包装、专用车辆制造、木材加工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片区,为乡村振兴赋能提质。(苏亚 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