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杨萌)在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深入阐述了证监会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向好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及未来工作重点。
吴清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及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见效,市场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4月初以来,美政府关税政策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很大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央金融办统筹协调下,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等方面打出了一揽子稳市“组合拳”。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外汇局等释放强有力政策信号,中央汇金公司果断出手,全国社保基金、证券基金机构、银行保险机构以及各类投资者都坚定信心、积极投入,一大批上市公司采取回购增持等多种方式维护股价稳定。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风雨同舟浪自平。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经历了初期实际上也就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稳市场、稳预期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证监会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两强两严”,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既努力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同时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体现“进”。
一是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力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后盾,这是全世界最有力有效模式之一。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二是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重点抓好几件事:第一,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择机会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第二,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第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三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和投资者切身利益。我国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巩固,各方面对外部冲击做好政策应对准备,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创造坚实基础。吴清说:“我们的底气和信心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维护市场稳定的坚定决心、有力部署。大家都看到了,这都是扎扎实实的行动,也都有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落地实施,推动市场内在结构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加快形成。三是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四是A股市场估值水平实际上被业界认为仍处于相对低位。国内市场主要指数市盈率都明显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在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环境下,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简单来说,我们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这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为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吴清表示,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近期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通过公告、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做了披露。美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受影响,但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优秀企业群体代表,具备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超大规模内需和潜在需求是最大底气,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来自国内,2024年度四分之三公司盈利,五成公司利润增长,全市场分红、回购创历史新高。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成效显著,A股上市公司逐步调整海外产能布局,出口收入增长,对美直接出口收入占比下降。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A股上市公司在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技术的创新性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4月7日以来,已经有近35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吴清指出,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本市场基石。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传递监管温度,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冲击。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优化监管安排,支持转型升级,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支持。
在对外开放方面,近年来,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市场、产品和机构全方位双向开放,提升外资参与境内市场便利性。目前,外资证券类金融机构和外资已成为A股市场重要参与力量。尽管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清晰,宏观政策稳定性增强,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信心提升。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稳步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
一是持续扩大机构开放。进一步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服务,高效办成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进一步扩大投资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申请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资格。鼓励境外投资机构依规设立投资境内的人民币基金。
二是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推进期货期权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支持境内外期货交易所扩大商品期货结算价授权合作。深化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将REITs等纳入沪深港通标的。
三是不断深化市场开放。梳理优化境外上市备案机制、流程和相关要素,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支持在港推出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等对港合作各项措施。
四是加强双多边跨境监管合作。坚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积极塑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进一步加强证券监管和审计监管方面的合作,维护企业在境外市场正当利益,并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同时做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