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商亮 岳祥芝)三年前,他将刚刚领到的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轻放进帆布袋,匆匆赶回上海为本科生授课;两年前,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他仅简短发言后便迅速离去,留下一句“谢谢大家,我去上课”。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他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尽显教育情怀。从教三十余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爱生”的深刻内涵,众多荣誉加身,他一直最喜欢大家叫他“赵老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
倾情授课 点燃青年求知之火
《普通化学》作为复旦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旨在教授化学原理与基础知识,赵东元已经面向自然科学大类本科生讲授该课程20余年。该课程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每次开设都备受学生追捧。赵东元对教学本身的热爱溢于言表:“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们稚嫩的脸庞和求知的眼神,是一种幸福。”
赵东元表示,课堂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引领他们进入科学殿堂,带他们对科学方法、科学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多年来,赵东元在课堂上总是提出许多富有创意的问题,他笑言,我喜欢在课上跟同学们探讨一些看起来“异想天开”的问题,因为化学科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鼓励学生在扎实的化学原理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他以自己开枝散叶的教学方式传递了知识,更点燃了学生们的求知之火,带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惧失败 甘坐科研“冷板凳”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两大分支,自组装是无机材料化学研究中,一种基于基本结构单元(分子,超分子,纳米材料)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技术。传统的自组装技术多依赖于有机分子单一过程,形成无机多孔材料。赵东元带领团队独辟蹊径,设想能否创制一种类似塑料又软又轻又好用的有机高分子介孔材料。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赵东元团队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的创新路线,他们不仅成功研制出介孔有机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更将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石油化工的重油加氢裂化工艺中,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谈及科研心得,赵东元坦言,很多科研工作讲起来,都是灵光一闪得到的启发成功研发出的新材料,但其实每次成功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所以,坐得住冷板凳、承受得了失败的打击是科研工作者必须要耐得住的寂寞、经得起的考验。
团队建设 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赵东元说:“青年人思想活跃,能迸发出很多超常的想法,而科学需要打破常规带来创新。”因此,他非常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倾力于年轻学者的成长与发展。
赵东元常常与年轻学者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他说:“作为老师,我们会教你们做科研的方法,引导你们进入科研领域。剩下的靠你们大胆尝试,敢闯无人区。”他深知,教师的最大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他们一同探讨,一同完善科研成果,直至概念升华至理论的高度。人才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在赵东元的指导下,他的六位研究生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这是对他育人理念的最好证明。他坚信,研究生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更重要的是个性化的引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因此,赵东元办公室的门永远向学生们敞开,随时欢迎学生来进行探讨,无论是出差还是在校,学生有问题、有困惑、科研有进展都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赵老师的悉心指导。
坚定支持 挖掘问题背后规律
在赵东元的教育理念中,鼓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科研过程中,他是学生坚定的支持者,不断给予他们信心和动力。“一点一点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很难的,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给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我,才能创新做好工作。”他认为,科研工作靠的不仅仅是实验技巧,更要靠自己的智慧、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所以,他常常与学生一起探讨科研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挖掘问题背后的科学规律。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科研不仅仅是枯燥的实验和繁琐的数据处理,更是一种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思想动力是至关重要的驱动力,它们将推动学生不断前行,勇攀科研高峰。
从教以来,尤其是成为教书育人楷模,赵东元说,这是他再出发的一个起点,“我们还是要深刻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教师,不但要爱岗敬业,还要思考教育要怎么样才能够激发人的兴趣,去探索未知。在国内目前已经有非常好的教育的基础上,我想这是将来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