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指导,金光集团APP(中国)等主办的“2025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智领纸业,向善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领军企业、金融机构及高校专家,围绕低碳技术、产业链协同、ESG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表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之际,造纸行业正经历从“资源消耗者”到“生态共建者”的深刻蜕变。金光集团APP(中国)作为“林浆纸一体化”模式的先行者,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始终在积极构建社会共话的价值坐标系、激活生态协同的发展新动能、打造主动引领的战略导航仪,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致力于从“制造产品”到“制造向善”,为行业树立标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书写亮丽的中国绿色答卷。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国家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原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弘扬古人“敬惜字纸”好传统,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讲好美丽纸业故事,让珍惜纸张、保护环境形成社会风尚。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与“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纸业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表示,中国造纸产业在文明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造升级构筑产业竞争力,绿色消费催生产品结构升级,循环经济彰显产业绿色基因。当前,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型期,其可持续发展根基深厚,将继续深化林纸一体化、推动数字化升级,并强化生物质能源应用,着力构建原料适配、布局合理、循环高效的全新发展格局,为实现造纸强国目标奠定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曹春昱从造纸产业所面临的宏观形势、全球造纸产业发展视野出发,阐述了中国造纸工业在新格局下的发展前景,为造纸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产业安全、产业格局、产业创新和产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灿指出,平衡AI的“双刃剑效应”尤其需要关注公平性问题。要着力建设提升转型均衡性的制度体系,可以从四个角度出发:通过转移支付体系缓解工业脱碳项目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加强反垄断监管,加大教育和技能培训投资,积极引领、参与相关的国际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等。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在产业碳中和变革趋势下,零碳园区的建设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出台配套措施,强化绿色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并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严格依据规范,对此次论坛的碳排放进行了核查。经审定,本次论坛通过采购CCER实现100%碳抵消,成为我国造纸行业首个获得第三方机构认证的碳中和论坛。
当前,智能化、数智化浪潮扑面而来,中国造纸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论坛设置了“中国纸业‘生态圈’可持续发展如何抓住风口”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田超主持,翟京丽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常纪文,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褚庭亮,中国包装联合会监事长王跃中,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崔莹等专家展开讨论。
此外,与会者走进北京绿色交易所,实地探访碳交易市场运作,深入了解了CCER、碳配额交易、绿色项目投融资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