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农耕正当时。走进福建烟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一望无垠。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3000多亩烟稻轮作区已完成农田翻耕、烟苗移栽、烟田培土作业,千里田畴,绿意盎然。
![]() |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烟稻轮作区 丘开勇 摄
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响应农业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要求,秉持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融合发展策略,深度融入大农业,探索烟粮融合新路径。
龙岩市上杭县局(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杭县局〔分公司〕”以此为契机,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及其工作团队,建立“谢华安院士工作小站”,围绕烟稻产业链开展创新研究,形成“烟+稻+N”的多元产业融合模式,旨在打造高标准粮烟双优基地,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打造烟稻融合创新链 拓宽发展空间
上杭县局(分公司)与谢华安院士团队深入田间,通过试验与研究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针对烟稻轮作模式,上杭县局(分公司)引入“福香占”优质晚稻新品种,经对比试验证实其抗倒伏、中抗稻瘟病,且稻米外观优良、带香,非常适合作为烟后稻种植。这一创新举措丰富了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023年6月,上杭县局(分公司)在庐丰畲族乡设立了超过1000亩的“福香占”烟后稻绿色高效安全生产示范区,并由谢华安院士团队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指导。同年11月,经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的测产验收,“福香占”表现出色,每亩产量高达621公斤,较原种植品种每亩增产42.35公斤,成效显著。
![]() |
农民正在收割烟后稻“福香占” 郭子雄 摄
上杭县局(分公司)与谢华安院士团队及农业农村局合作,针对农闲土地,选定萝卜为冬种作物。2023年,在庐丰畲族乡示范种植“烟稻后萝卜”,亩产量近5000公斤。上杭县通过“春季烟叶——秋季稻——冬季萝卜”的一年三熟模式,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创新产业发展新技术 激活发展动能
要收好粮,选好种、种好稻是关键。谢华安院士团队开展“福香占”施肥对比试验,证实以诺复合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提高产量与质量。
在专家的指导下,烟农运用增施生物有机肥、科学肥水管理等技术种植“福香占”,实行健康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既降低种植成本,又做到科学种稻、绿色种稻、高效种稻。
谢华安院士团队多次组织专家采用多媒体培训、产区现场指导、专家咨询等方式,对高层次技术人员、烟技员、农户等不同层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人员技术水平与智能装备操作技能水平。
谢华安与粮烟种植大户陈福玉交谈 郭子雄 摄
上杭“烟+稻+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福建烟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2023年,全省烟稻融合面积93万亩,占比98%,“以烟稳粮、以烟促粮”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稳固和发展。
烟稻产业融合发展画卷已在八闽大地徐徐展开,福建烟区将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烟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生产组织模式与市场拓展模式,将烟稻产业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强村富民新产业。(黄毅斌 林清通 李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