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中
春节,是四季轮回的起始
生机勃勃,万物复苏
中国各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万家团圆,辞旧迎新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日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据不完全统计
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
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
为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体验

“中国年”升级成为“世界年”
“怎么过?玩什么?”
在海外社交论坛Reddit上
不少外国网友提出问题
想要了解中国春节的传统和习俗
与家人朋友共庆佳节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中国人总是用最隆重
最具仪式感的方式迎接新年
年俗文化绵延千年 源远流长
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地方习俗

【怎样庆祝春节】
庆祝春节,又称“过年”
“百节年为首”
年俗
带着传统的记忆和味道
又与时代一路同行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年俗有哪些?怎样过年才有年味?
翻开“答案之书”第一页
一览中国春节习俗

过年的仪式感,从置办年货开始
吃的、穿的、用的
戴的、供的、送人的……
年货备得越齐全
来年过得越富足

幸福中国年
当然少不了“福”字
家家户户都要贴上
大大小小的“福”字
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和美好未来的祝愿

春节走亲戚
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
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
拜年时一句“过年好”
唤起人们最温暖的情愫

春联是以撰书对联形式
喜迎新年、祈福吉祥的重要习俗
早在公元964年
孟昶就写下了目前已知最早的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对中国人来说
年夜饭是最特殊的一顿餐
美食上桌,家人叙聊
吃的是美味
品的是团圆

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
是专门为了佩带玩赏
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有些还铸有“千秋万岁”
“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语
如今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许

岁岁年年,同欢同乐
年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
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体现了人们阖家团聚、除旧布新
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情怀

【2024年是什么年】
十二生肖与新年是什么关系?
2024年对应哪一个生肖?
翻开“答案之书”第二页
解锁中国春节与生肖文化知识点

十二生肖作为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
与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东汉王充的《论衡》
是中国最早完整出现十二生肖的文献资料
古人用熟知的动物与地支相配
推算年龄和出生年份
每十二年循环一次

生肖是先民崇拜动物的体现
“十二生肖,今以辰配龙”
作为生肖中唯一的虚拟神兽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和文化标识
威武刚健,智慧吉祥

万象更新,新元肇启
中国人正在将对龙的喜爱
更细腻地融合到生活中
在北京乘坐公共交通时
你可以刷“龙纹玉佩”交通卡
在呼和浩特地铁内
你可以触摸以红山文化玉龙
“C型”红龙为灵感的精致把手
在银行排队购买龙年纪念币
在邮局收集龙年纪念邮票
在商场里开龙年盲盒,购“龙墩墩”玩偶
各式各样的龙“藏”在生活点滴
人们以各种方式
将对龙年的美好期许珍藏


【春节期间去哪儿玩】
旅游迎春,休闲过年
春节期间,中国旅游市场活跃
神州大地洋溢着欢喜的氛围
各项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翻开“答案之书”第三页
来一场喜气洋洋的“寻龙之旅”

在山西太原
八条木雕蟠龙环绕在
晋祠圣母殿前的廊柱上
威严有力、气势凶猛
有腾云驾雾之势

在安徽黄山
十几米的长龙追随“龙珠”
上下翻滚、腾跃、旋转
热闹非凡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潭乡宏潭村龙狮灯会
“飞龙”上天,“草龙”起舞
从“冰龙”到“火龙”
从“木龙”到“舞龙”
中国大疆南北
“龙”作为节庆主角轮番登场
为游客揭开春节庆典的大幕

春节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俗与文化
传递着现代中国的时尚与开放
凝聚着人们的美好追求与向往
这场盛大的文化宴席
全球共享
以春为始 共盼吉祥
监制:卫铁民
策划/制作:朱娜、张泽钰
记者:王学涛、赵阳、贺小童、汪海月
编辑:谈昦玄
参与制作:实习生李雪霏
新华社对外部出品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