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技术、宁德时代、中国建筑集团……新学期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已经有近600家知名企业来到合肥工业大学招贤纳士,提供岗位超过1.3万个。
紧盯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有着近80年办学历史的合肥工业大学,矢志不渝培养国家亟需人才,近40万校友在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建功立业,每千名毕业生中,就有一人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
不久之前,合肥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携手培养高水平芯片人才。这是合肥工业大学紧盯国家重大需求,探索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又一条新路径。围绕“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培养总目标,该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携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共同探索产教融合育人、科教融汇育人模式,为国家重点行业人才体系供给和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学校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主动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同时,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023年,合肥工业大学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8400人,其中合肥校区5700人,宣城校区2700人,在多个省份实现本科录取排名大幅跃升。同时,该校录取推免硕士研究生同比增长100.7%,创历史新高,学校获得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高端装备制造)“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11门课程获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
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合肥工业大学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国家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形成了“一生一项目”“一生一比赛”的局面。学校进一步优化学科竞赛项目资助,强化学科竞赛项目培育,将学科竞赛与大创项目、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并通过学科竞赛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反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着力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围绕“智能制造、智能系统、智能装备、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以及安徽省首位产业和十大新兴产业,学校依托校园建设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工大智谷”,打造教师不出校门即可创业的生态圈,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能的同时,探索“创意、创新、创业、创投”融会贯通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学校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382项(其中国际级奖90项、国家级奖664项、省部级奖1628项)。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全国奖6项。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创新创业类竞赛研究报告》中获评全国A+,位居全国高校TOP1%。
瞄准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面对当前重点行业产业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企业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新要求,合肥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工科办学特色和产学研合作传统优势,通过高水平校企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
科研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多项技术直接应用到国家重大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再攀高峰,9个学科全球排名前1%、1个学科全球排名前1‰;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合工大模式”持续深化……学校各方面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有效转化为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强大动力。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汇聚相关学科优势,与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了一批高规格人才培养平台,携手取得一批高质量科技研发成果,将高校理论基础扎实、学术眼光前瞻、科研能力过硬的人才培养优势,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紧密融合,“产教融合、教研一体、协同育人、联合攻关”成为合肥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3年,该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6.83%,其中70%以上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国家重要行业,70%以上进入各类500强企业,学校“千人一领军”的创新人才培养品牌,不断深化拓展。(林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