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由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组委会和安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蓝星球赋能安阳新质生产力”专项行动于3月2-6日在安阳展开。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安阳市发改委、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以及蓝星球科技科普专家团队,通过低空经济、文旅产业和科幻教育三线并进,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解码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密码。
低空经济:从“飞翔之城”到产业高地
调研团队走访了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及蓝天实验室,充分肯定园区已形成的涵盖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蓝天实验室作为技术引擎,依托5G网联无人机飞行管控云平台,构建了国内极具特色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
各方就深度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新华网空天地感知智能与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特约专家潘维介绍了具有风险管控能力的城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南京低空空域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情况,并提出数字经济生态中广阔的合作可能。
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安阳是旅游资源的“富矿”,近年来殷墟景区、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也成为网红景点。但文旅产业仍存在城市识别度不高、消费力不够、自有IP不足等问题,殷商、甲骨文等主题的内容生产与其在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重大价值并不匹配。
针对实地调研情况,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提出,安阳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时代,既有挑战更有机遇。安阳博物馆不仅是知识科普的课堂,更是启发提问与探索的实验室。只要文旅发展处理好和“未来、科技、产业”三者的关系,就能够吸引年轻人,集聚产业,吸纳人才,推动安阳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科幻教育:蓝星球“超时空放映”点亮未来
作为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的重要组成,“超时空放映”活动首次走进河南。在安阳市第五中学和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超时空放映”策展人关文琪给中小学生们共带去 7 部蓝星球短片,科幻作家、导演查杉解答了孩子们观影后的技术与创作问题,“清华圆子爸爸”主理人郝博伟则开启了人工智能第一课。
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今年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安阳市科协党组书记邵忠民认为,蓝星球“超时空放映”以科幻电影结合科普互动的形式进校园,正是落实科技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典范。
专家视角:创新产业与科影平台的双向奔赴
交流中专家表示,安阳在科技上有无人机,在文旅上有殷墟和甲骨文,还有“红旗渠精神”,当下重要的是如何讲好安阳故事、吸引全国与全球的目光。蓝星球科幻电影周首席运营官王真峥指出:“这次蓝星球与安阳科协的合作,希望打造出一种央地合作的新模式。不再是单一的资本与项目合作或者单向赋能,而是深入到场景,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打造城市IP。”
安阳市科协书记邵忠民也表示:“后续将发挥好科协的平台作用,通过蓝星球和新华网赋能,推动科技、教育、文旅等多领域的合作。”正如蓝天实验室的无人机划破长空,安阳的发展列车已驶向春天。这座千年古都,正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