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千年前,诗仙李白留下咏剡名篇,诗圣杜甫亦赞叹“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4月1日,“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全国百名文化记者走进嵊州考察调研。
“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两圣一祖’归隐处。”嵊州深挖在地文脉,融合唐诗、历史典故元素于一体,又以创新形式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嵊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史向俊致辞
嵊州,古称“剡”,自秦汉建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千年前,文人们一路泛舟吟咏,游伐出这条山水诗歌路,抵达了魂牵梦萦的江南。据统计,仅唐代就有450多位诗人来此游览,留下540多首咏剡诗篇。
一弦一柱佳音起,一托一抹意悠远。还未步入古戏楼,如泉水叮咚般的古筝琴声已在迎客。在琴一旁,笔墨人生,纸砚世界。师承名门的王汉江老师,素手持墨,行云流水,留下一个个活泼生动的佳词。千年前,书圣王羲之钟情金庭山水,乐而筑室,写字牧鹅,终其一生。文人墨客来此探寻书圣足迹,留下了不少佳作绝句,并演变成独特的“书圣文化”。如今,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不远千里来到一年一届的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缅怀先贤,延续翰墨。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嵊州文旅推荐官吴虹的推介下,在场的嘉宾无不沉醉其中。
嵊州文旅推荐官吴虹
越嵊州,越有戏。118年前,越剧诞生于嵊州,启航于剡溪,开启了吴越文脉唯美诗意的传说。一曲《官人好比天上月》温婉柔美,称赞不已;一曲《回十八》,心意相通,步步生欢;一曲《手心手背都是肉》,夫妻劝和,风趣活泼;一折《小宴》,英雄敬酒,佳人结缘。这一出出由嵊州市越剧团带来的越剧表演,令人领略到小生的洒脱,花旦的婉约,老旦的欢喜,各角各有味。而二胡独奏《战马奔腾》,亦我们带来激昂澎湃的音乐体验,让我们共同感受中国民乐的非凡魅力。
美景、美戏、美艺,来嵊州也必然少不了美食。古往今来,嵊州吸引了无数食客,那一口地道的剡地舌尖风味,于他们而言,便是人间值得。《禹粮庆功》《春江水暖》《青山行不尽》……一席剡溪宴,一道道原汁原味的剡地佳肴,融入咏剡诗意。在味美浙江、百县千碗讲解员大赛金奖得主陆宁作《剡溪宴》讲解下,让所有的嘉宾,因为一桌菜而爱上一座城。
味美浙江、百县千碗讲解员大赛金奖得主陆宁
嵊州之美,美在山水,美在人文,亦美在匠心。在嵊州有很多守艺人,坚守在非遗传承之路上。他们代代相传,守正创新。宴会中,嵊州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用竹编制成的嵊州心意。这份礼品来自传承三代的吕氏竹编之家,其造型为玉扣,寓意平安、吉祥。
慢赏春花,细品风月,当前嵊州金庭镇清潭坑的樱花,每一朵花都含羞带笑,温婉如词,如同时间的笔,点染出春日的柔情与细腻。茶歇台上,这个季节的嵊州当然不只有樱花,还有嵊州的市花玉兰,映照出春和景明,繁花似锦。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来嵊州,赴一场江南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