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启幕
5月13日,由首都图书馆主办的“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于北京城市图书馆B1展区免费向读者开展。作为“运河及丝路文库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以“互鉴”为内核,由中国摄影家逄小威与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Jean-Yves Bardin)联袂呈现。两位摄影师捕捉日常生活瞬间,以摄影作品为载体,架起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展览以建筑、自然、雕塑、人物为主题,共展出115幅作品。
“地标不仅是符号,更是人与时空的诗意共生。”逄小威这样诠释他的创作理念。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他以黑白肖像见长,作品被全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的数量逾2000幅。2024年巴黎之行中,他穿梭于卢浮宫的晨曦、玛黑区的石板巷陌,用胶片定格绚烂光影,更以黑白人像捕捉巴黎市民的深邃目光,成为展览中“人文温度”的灵魂注脚。
读者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的镜头,则向巴黎讲述着东方的故事。伊夫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被赋予法兰西的浪漫笔触。江南园林的木制窗棂与现代玻璃幕墙相映成趣,沙滩日落的人物剪影与集装箱满载的船舶共享同片海域,摩天大楼的几何线条与少年拳锋的轨迹形成对位。这些影像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对东方文明的深度解码。
读者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展览中,中法摄影师将镜头聚焦对方的国家,构建起双重视角的文化对谈:巴黎哥特式教堂的尖顶与烟台振扬门的飞檐斗拱遥相呼应,塞纳河畔的馥郁花香与重庆梯坎巷道的烟火气息交织流动,欧洲古典雕塑的冷冽与梁山少年的拳锋碰撞出力的变奏通过建筑的对望、自然的共鸣、人文的对话,观众得以触摸两个文明对美的共同追寻。
《圣叙尔比斯教堂内》,逄小威摄
让‐伊夫·巴尔丹拍摄的烟台蓬莱水城振扬门
据介绍,本次展览展期至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