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是典型的山区、矿区、林区和库区,很多乡镇交通不便,群众看病就医难。尤其是库区乡镇,多以发展水果产业为主,当地群众由于抢抓农时高强度劳作,不少存在腰腿疼痛等问题,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多。虽然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中医馆,相关硬件设施也都完善,但普遍缺乏中医特色诊疗方面的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资兴市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开展市直医院结对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工程,打造县域中医医共体。依托资兴市中医医院这一“龙头”,通过医疗技术帮扶、技术人才培训、临床特色科室建立、强化三级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大力培养中医人才,全面提升全市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特色诊疗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对有中医基础的基层卫生院,该市派出中医专家定期坐诊与巡诊。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基层卫生院,则采取中医专家长驻下沉帮扶的形式。每3个月为一周期,派出资兴市中医医院的中医技术骨干,到基层卫生院坐诊并开展教学,手把手地将技术送到乡镇医护人员和村医手中。
为了提升全市中医诊疗水平,资兴市还选送了80多人次到上级中医诊疗机构参加业务培训,抽调10多名基层医生到市中医医院跟班进修。并定期举行面向基层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大力推广针刺类、灸类、推拿类、拔罐类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技术方法。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临床特色科室,初步掌握中医理疗、康复、护理一体化的针灸推拿康复技术,主动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资兴市目前已建立了滁口、州门司等5个紧密型中医医共体,并推行“双向转诊”,农村群众小病在家门口卫生院治疗,大病第一时间转诊到市中医医院救治,恢复期回到基层卫生院,确保医疗疗程不中断。
此外,资兴市每年都组织开展中医药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一次次中医进村义诊、免费体检,一场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为资兴群众送上了“中医健康大餐”。
“我们通过建设县域中医医共体,推动中医专家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共享,加快培育本土青年名中医,基本实现了中医特色诊室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服务。”资兴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吴政斌说。(李李 王健 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