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流 | “互鉴共通·龙凤呈祥——中国明代金器特展”法国巴黎开幕
当地时间9月17日晚,正值中国中秋佳节,作为法国文化部“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重点官方文化交流项目,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互鉴共通·龙凤呈祥——中国明代金器特展”在巴黎开幕。
开幕式及酒会于巴黎时间9月17日19:00-22:00在吉美博物馆举办。
法国吉美博物馆Yannick Lintz 馆长致辞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携夫人参观展览,并给予本次展览以极高评价,充分肯定了两馆通过展览合作扩大中法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所作出的努力。
本次展览共展出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藏明代金器72组(134件),涵盖了陈设器、酒器、发饰、耳饰等多种类型,分别从制作工艺、材质、纹饰内涵、交流互鉴等角度讲述中国明代金器工艺及艺术发展历史,展示中国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精神和创新意识。
“龙凤呈祥”“金玉满堂”的和美风尚跨越洲际,为中法文化旅游年增添亮色,唱响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赞歌,装点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彼此理解的友谊之桥!
此次展览于2024年9月18日至2025年1月13日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匠心珍物映照中法友谊
纵观中国古代金器发展史,交流互鉴、变革创新始终是其技艺、艺术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于唐代的丰满富丽、宋代的典雅秀美,明代的金器艺术在承袭汉唐以来的传统之余,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创造了独具东方气韵和审美格调的金器艺术,将中国古代金器的制作技艺推上巅峰。
中国金器的本土化并不是“自闭式”和“排他性”的,而是在充分理解、消化和吸收之后,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使用异国他乡的宝石黄金,将异域的纹样技法,创新性地融入悠久传承的本土艺术中,创造性地表达中国人追求福寿祥瑞,吉庆和谐的美好心愿。
中国与法国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追求祥和富足生活的心愿与崇尚文化艺术,重视交流互鉴的民族气质却是相通的。这批金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恰与两国人民美好心灵相交相通。
重洋对望:塞夫尔与银作局的重逢
甲子又重逢,重洋再对望。“重逢”是2024年中法两国间的“关键词”之一。国与国的“重逢”、元首间的“重逢”,也是民间友好往来的“重逢”。
2016年5月14日“跨越三个世纪的优雅:1740——2016塞夫尔制造局”展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开幕,时任法国驻华大使的顾山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时隔八年,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藏明代银作局造金器在法国吉美博物馆展出,中法两国的博物馆再次“相逢”,塞夫尔的优雅气韵与银作局的匠心巧思再次“相逢”。
走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是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建成开放12周年,赴法国举办一场高水准的,经得起检验的中国文物展是最好的“馆庆”,这份底气源自12年来该馆联合十余家国外博物馆,举办十场次出入境展览积累的经验,也是该馆自觉担起“民间文化交流使者”重担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注重国际交流,积极参与文博事业和展览展示的国际合作,扮演好“民间文化交流使者”的光荣角色,一直是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也是多年来的工作亮点。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及策展人接受采访
在中国人心中,法兰西有着浪漫时尚的魅力;在法国人眼中,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是两国文博从业者,秉持互信互通,交流互鉴的精神,携手合作的创新实践,为不同文明相互照亮,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树立了典范。(秦毅)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