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其中板厂沟生态修复总面积达到了19.39公顷,主要包括地质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地貌重塑工程和植被重建工程。项目实施的同时,实景三维监测也同步展开。
在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董维的电脑上,可以看到为石棉板厂沟生态修复分别制作于2023年4月、8月、11月的三期景像图。在第一期的实景三维景像图中,可以清晰、立体地观察到矿山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初期的全貌。第二期的实景三维景像图则可以看到项目区修复面积逐步扩大,实施场地平整、覆土等面积已达项目区的一半。
2023年11月,工程进入尾声,从第三期的实景监测可以看到,项目区基本完成植被重建工程,植被复绿面积占项目区面积70%左右。修建的格网护坡,步道和排水沟的修建已基本完成,整个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董维介绍,实景三维监测可以直观展示生态修复前后的变化,让工作人员清楚地了解修复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可以精确地测量和计算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数据,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对生态修复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追溯,方便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将实景三维与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结合,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三维立体监测网,实现更多维度的实时监测,为管理部门监管矿山企业履行生态修复责任义务和实施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监测、健全矿山综合监测体系、强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评价分析、丰富完善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四川实景三维目前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省级登记权限范围内露天开采矿山,赤水河流域矿山,凉山州所属市县级登记权限范围大中型矿山,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整改的矿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示范点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