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4月21日电(记者熊琦)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集成AI算力和大模型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21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领域实现系统性创新应用。
数控系统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支撑着全球2000亿规模的工业母机产业及数十万亿级制造业。长期以来,我国数控技术面临“卡脖子”难题。
卓尔集团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资金注入、资源整合等方式,为华中数控技术攻关提供坚实保障,推动企业在人工智能与数控技术融合领域不断探索。目前,华中数控研发的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已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据介绍,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采用“1+2+3”创新架构,实现机床的全程自我感知、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智能制造的高级形态,突破传统数控技术瓶颈。其中,“1个智能底座”集成高性能国产总线与AI芯片,实时处理多源传感器数据,赋予机床动态感知与决策能力;“2条数字主线”贯穿机床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生产到运维的全程数字化;“3大智能子系统”覆盖编程优化、精度控制与设备运维,显著提升加工效率与稳定性。
“华中10型”内置Deepseek及行业大模型,融合神经网络算法与传统理论模型,形成突破性控制方法。用户通过虚拟仿真生成最优工艺方案,并结合实际加工反馈动态优化,大幅提升加工效率与精度。目前系统已具备相当于两至三年工作经验工程师的智能决策能力,并可通过数据训练持续进化。其开放平台支持企业小模型本地化部署,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在应用层面,华中数控已联合18家机床企业,推出20台搭载“华中10型”的智能数控机床,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华中数控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华中数控“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的全面深入应用,将带动智能制造各环节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处理和优化升级,通过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等其他智能制造设备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