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黑瓦、远山如黛,循着一声声婉转悠扬的越剧,就到了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从“有客来了绕道走”的“光棍村”,到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东澄村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走进村庄,覆卮山梯田上一片绿意盎然,镜面水稻郁郁葱葱,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原先的党建公园摇身一变成了牛栏咖啡馆,配备活动广场、花池、互动喷泉等设施;原覆卮山景区观景平台如今成了醉仙台,成为景区的地标性建筑……东澄村的蝶变,是上虞区持续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程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上虞区文化旅游部门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依靠改革,盘活闲置土地,租赁闲置农房,既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又能“筑巢引凤”。“游客承载量大幅提升,餐饮、茶室、书吧、住宿等文旅新业态纷至沓来。”岭南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摸排,今年1至5月,共有5个文旅项目纳入全区“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库,总投资1900余万元,目前已全部竣工,进入招商阶段。
乡村振兴,村村发力。丁宅乡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契机,聚焦旅游节点细节品质,打造卡丁车场、龙鳞坝、漫水桥、十里桃园等核心景观资源,将“仙果小镇”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走出一条以“四季仙果”串珠成链的农文旅共富发展实践之路。
“在保留乡村传统风貌的基础上稍加改造,村里处处都是景观。”丁宅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导各村对建筑立面进行创意美化与功能提升,随处可见的砖瓦、蓑衣等老物件都可以打造成特色景观。
文化赋能,青山绿水有了别样风味。围绕“竹隐陈溪”主题,陈溪乡打造了鲤鱼坝、一品堂、滨水广场、神仙峡谷等一系列旅游观光景观,一体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小到一只碗、一个酒杯,只有做出品质、做出特色,游客才会来了又来。”陈溪乡相关负责人说,设计开发的特色文创IP“竹小萌”及“溪行游礼”土特产品牌,通过以大型文旅活动为切入点,促进乡村旅游长效发展。
借力“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从细微处着手,上虞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村庄文化特色底蕴和经济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谱写出村庄美、产业旺、村民乐的美丽新篇章。(楼丽君/文 浙江旅游信息中心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