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杨萌)近日,中信建投证券金属及新材料首席分析师王介超分析指出,供需偏紧叠加宏观助力,有色商品偏强运行。而随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高端制造升级的过程中将伴随着材料体系的升级,也势必将带动部分金属元素迎来新的需求周期。
王介超表示,有色金属行业是典型的上游原材料行业,其定价由“商品属性”及“金融属性”等多重因素所决定,今年以来,多重逻辑助力有色商品上涨,如黄金价格迭创新高,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中枢系统性上移,锑锗锡钨钼等一众战略小金属强势突破亦引人瞩目。在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主要细分领域呈现出良好增长态势,据统计,2024上半年,工业金属、贵金属、小金属板块所属上市企业合计归母净利润分别录得505亿元、61亿元、107亿元,同比增长37%、46%、27%。
供需偏紧叠加宏观助力 有色商品偏强运行
王介超认为,美降息周期已经开启,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价格向上。美元货币超发、信用重构,全球地缘政治紧张,货币多元化去美元化加速,贵金属显著受益,具备中长期上涨基础。美联储已开启降息周期,弱势美元将激发有色金融属性。此外,去美元化加速将导致美元面临贬值压力,同样利好大宗商品价格。
第四次产业革命引导相关金属尤其是战略小金属需求大增,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开启部分商品需求新周期。此外,美欧加息周期结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共振,全球经济有望改善,提振有色需求。
而随着供给侧改革效果显现等多重因素导致供应刚性约束,供给将维持低增速。资源持续开发,埋藏浅的优质矿产逐渐被开发殆尽,不得不向更深处寻找资源,全球有色金属矿石品位大多呈下滑趋势,资源稀缺性日益明显;全球矿企资本开支不足,资源保障未来或面临挑战;供给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全球碳中和压力下矿企产能扩张空间有限;上述条件制约下,预计有色金属行业供给端将保持刚性,产量将维持较低增速,供需双重波动转为需求单项波动,周期属性或将减弱。
此外,近年来受美联储加息等影响,部分矿业国家财政困难、贫富分化加剧、政府更替频繁,国民经济对矿业更加依赖,而有色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多国出现矿业政策调整倾向。
新质生产力元素迎来发展机遇
王介超表示,材料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化时代,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深刻变革都离不开对材料的创新,也会带来新的周期。以我们正在经历的能源转型为例,其本质是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而从元素周期表上来看,底层逻辑则是金属元素替代碳元素,也就是基本金属铜铝、能源金属锂钴镍等替代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周期。
随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高端制造升级的过程中也将伴随着材料体系的升级,这势必将带动部分金属元素迎来新的需求周期。年初至今,锑锗锡钨钼等一众战略小金属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这背后正是上述逻辑的演绎。面对全球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以及国内的制造业升级,元素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小金属需求迎来春天。小金属虽然单位用量不大,但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如钼元素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性质之于高端制造,锑元素的“澄清”性质之于光伏玻璃、“热缩冷胀”性质之于军工,锡元素因熔点低、展性好、易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并且无毒、耐腐蚀等特性之于半导体、光伏焊带、汽车电子等。
王介超表示,展望未来,有色行业预计仍将维持良好增长趋势,商品价格中枢向上的背景下,相关公司经营稳健、稳中向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