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23日电(记者段菁菁 马江)当江南缱绻邂逅大漠恣意,当婉转唱腔遇上前卫舞台,一种古典与现代、江湖与现实交融的戏曲观演体验扑面而至。“玉面修罗”贾廷亮相,仿若书中走出的倜傥公子,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力量感与少年气。
由经典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改编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在2023年成为一票难求的戏曲爆款,不仅在线下演出过百场,还在直播平台带来近千万人次的流量。饰演贾廷一角的“90后”演员陈丽君也成为近年来最出圈的越剧小生。
在《新龙门客栈》里饰演贾廷的陈丽君。(受访者供图)
陈丽君生于浙江省嵊州市,这里是越剧的诞生之地。陈丽君说,她选择越剧,一是源于家乡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二是有伯乐老师的指导推荐,“还有就是命运这只无形的手,冥冥之中就是要推着我走上这条路。”
流量的风“刮”到陈丽君身上并非偶然。十三岁入行学戏,十八载苦练不辍。在《新龙门客栈》中,被观众津津乐道的“把盏比武”名场面,就是陈丽君与对手无数次“切磋”练就的。剧中邱莫言扮演者何青青曾说,为了与陈丽君呈现“拳拳到肉”的打戏效果,俩人排练皆以真为先,手臂、膝盖瘀青是家常便饭。
2013年,陈丽君毕业后进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以下简称“小百花”),师承越剧代表性传承人茅威涛,潜心研习小生表演。“遇到”贾廷之前,陈丽君用10年学习戏曲舞台中男性角色的手、眼、身、法、步,千锤百炼,日日如一。
“你过往的所听、所看、所学,所有吸收的一切营养,都在为在台上呈现的这一刻做准备。”面对走红,陈丽君把自己比作是越剧的一颗“小石子”,湖面平静的时候,努力激起一点涟漪;浪潮汹涌的时候,幸运地被推上了岸。
12月2日,《新龙门客栈》演出结束后三位主演返场。(新华网 夏越峤摄)
从落地唱书到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已走过百年。在以小百花为代表的女子越剧发展鼎盛之时,人人皆知“十八相送”,老少皆会哼上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然而,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戏曲界走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岔口,越剧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近些年,艺术家们开始通过创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焕发传统戏曲的时代荣光,但对于越剧及戏曲市场来说,这场大考才刚刚开始。
在《新龙门客栈》驻场演出的小百花越剧场(蝴蝶剧场),从装置到舞美、从妆容到服饰,处处都在传递百年越剧要与当下对话、共振的“野心”。
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不足半米,前排观众甚至能感受到演员打斗时戏服带来的风。
陈丽君说,《新龙门客栈》与其他剧目最大的不同就是戏剧的“第四面墙”被打破。“表演是在体验中进行新的创造,不可能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陈丽君说,表演时,她会把观众当作是同样来投奔客栈的旅人,观众置身实景环境式结构中,从“看戏人”成为“入戏者”。
这种全新的观剧体验让年轻人趋之若鹜。据分析,《新龙门客栈》的受众画像,非传统越剧观众占70%,且以“90后”“00后”为主力观众。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涌泉在调研《新龙门客栈》时对该项目的艺术总监茅威涛说,“小百花”是越剧的实验室。她很喜欢这个说法,“因为实验与探索一直是小百花努力在做的事情。”
“如果说《新龙门客栈》真有什么创新经验可借鉴,那就是鼓励像陈丽君这样更多有才华、有担当的年轻人去创作,相信他们的创造力和文化使命感。”茅威涛评价,他们或许技艺不够成熟也缺乏经验,却能捕捉到与时代最贴近的语汇。“这是一次有益而创新的尝试,不仅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开拓与探索。”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陈丽君说,是传统戏曲的根,滋养了今天天马行空的创新。她也坦言,最后有多少人能真正喜欢上越剧,越剧未来会发展如何,仍需时间和观众的检验。“我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演好每一场戏,认认真真诠释每一个角色,做好戏曲艺术的‘小石子’,让优秀传统表演艺术被传承、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