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俗称“打摆子”“发寒热”,是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人时,疟原虫随蚊子涎液注入机体而发病,属于一种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的寄生虫病。
疟疾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按蚊吸血传播,主要症状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疟疾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和有关动物等环节。针对这些环节,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加强传染源监测和管理
识别疫情易发地区和高危人群,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疟疾病人。
加强传播媒介防制
处理孳生地,针对幼虫的孽生地进行综合防制,降低蚊虫密度。杀灭成蚊,在疫点釆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等措施。在室内可使用蚊香及电子驱蚊器。必要时,在住宅区及周围地区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杀虫剂喷洒。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消除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对赴疟区旅行者和无免疫力人群的健康指导。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护工作。防蚊叮咬,在室内安装纱门、纱窗及挂蚊帐,在疟疾严重流行区的野外活动时涂擦防蚊油、穿防蚊衣、戴驱蚊头网等。此外可用1%溴氰菊酯、5%氟氯氰菊酯和12.5%三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媒介按蚊驱杀效果持久。
药物预防
预防服药在疟疾流行传播季节应用,可分为集体预防服药和个人预防两种。
集体预防服药主要用在疟疾严重流行区或暴发流行区,对高疟区来的人群进行预防服药降低或消除人体内疟原虫,可以防止传染源输入扩散。
个人预防服药主要是非疟区无免疫力的人群进入疟疾流行区,在传播季节应进行预防服药,并加强个体防护。五是要接种疫苗。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RTS,S/AS01疟疾疫苗”是一种重组抗原疫苗,该疫苗在4年内减少了大约40%的疟疾病例。
预防疟疾感染传播小妙招
1. 注意消灭蚊虫,避免蚊虫叮咬,保持家庭卫生干净整洁;
2.对饮食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恢复期患者给予高蛋白饮食;对吐泻不能进食者,进行适当补液;
3.患者寒颤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
4.贫血者给予铁剂,高热时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联合出品
新华网
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勤保障部队第902医院
策划:林明、曹勇平、代雪枫
统筹:李珊珊、董浩
执行策划:高强、王金志
视频:任子宁、季传澳、张洲、张城
漫画:叶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