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日前,北京邮电大学教务部招生处处长胡冬华做客新华网2025高考情报局访谈间,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与新增专业等情况。
Q1:请您简单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Q2:请简要介绍北京邮电大学招生专业的特色。
学校学科实力突出,有明显的专业优势。通信工程(大类招生)、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优势特色领域的专业(类)往年录取生源质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除新建专业外,本科招生专业100%入选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绝大部分专业以大类方式招生,专业大类的设置精细规范,每个大类包含的专业基本上属于同一学院,且包含的专业数不超过4个,都是相近或相似的专业,专业分流时不存在同一大类冷热专业差别明显的情况。
Q3:学校今年有哪些招生亮点?
今年学校的招生亮点可以用四个“三”概括:三个“0”;三个“100%”;三个“高”;三个“新”。
三个“0”:
考生专业志愿零调剂。学校今年将在所有省份实施“6保1”的保专业政策。考生报考学校普通理工科专业组,若考生报满6个专业且不重复,提档后将录取至所报考的专业志愿之一,不会出现专业调剂。
转专业申请零门槛。学校对于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实施转专业申请零门槛政策,即“转出不设限,转入有考核”。大一上学期结束和大一下学期结束时,分别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
元班保研比例零差额。学校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集聚学校最具优势特色专业,按计算机类(元班)、电子信息类(元班)两个大类招生。通过“特殊政策护航+优质资源倾斜+顶尖师资汇聚+卓越实践支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信息科技前沿,培养信息科技领域卓越工程师和领军人才。
三个“100%”:
理工普通批投放100%优势特色专业。学校在理工科普通批次全部投放未来学院元班、通信工程(大类招生)、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网络空间安全(大类招生)、人工智能(大类招生)等优势特色专业。
专业大类100%相近或相似专业,无冷门。大部分专业以大类方式招生,每个大类包含的专业基本上属于同一学院,且包含的专业数不超过4个,都是相近或相似的专业,专业分流时不存在同一大类冷热专业差别明显的情况。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100%全覆盖。所有专业均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使得人工智能导论、信息通信概论等课程成为通识必修课程,且所有专业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个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个“高”:
保研率高,2025届毕业生保研整体平均比例超过31%,主要根据学生大学前三年的综合排名确定保研资格。
深造率高,学校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65.61%,深造院校除本校外,每年还有很多毕业生赴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深造。
就业质量高,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和高新技术领域。毕业生在信息科技领域深受欢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中,60%毕业生聚焦通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高新技术领域就业,超过80%的毕业生去往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领军企业就业。
三个“新”:
1.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的部署安排,学校等6所高校获批首批“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该专业将结合学校信息通信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该专业招生计划为60人。
2.新增多个联合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除往年实施的学校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外,今年新增与中国政法大学“智慧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以及校内的“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三个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3.新的招生录取优惠政策。除了前面所说的“保专业”政策面向全国所有省份外,在此基础上,学校会结合往年的招生情况,对于每个省份达到一定位次的考生报考学校普通理工科专业时保证满足其前三专业志愿,具体信息可与学校各地招生咨询组老师联系。
Q4:除了未来学院“元班”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外,学校还有哪些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北京邮电大学构建了“一制三化四聚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制”即本硕博贯通培养制,打破学段壁垒,实现长周期一体化育人;“三化”包括课程体系重构化、培养模式弹性化、资源协同集成化,重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路径;“四聚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学科交叉融合、产教深度融合、国际视野拓展,形成多维度协同育人格局。学校以未来学院为改革龙头,以计算机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为特色试点,以双创实验班为能力拓展平台,以其他实验班为特色实践载体,构建了“顶层设计牵引-点面结合联动-资源协同赋能-实践创新驱动”的拔尖创新育人新生态,为国家信息科技领域输送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
学校设有计算机101拔尖班,面向全校大一年级工科类本科生进行选拔,以“计算机科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依托,以先进计算与新兴网络相融合的特殊“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培养面向未来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多学科交叉”拔尖创新和领军人才。满足培养要求和学校规定的学生可100% 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
除此之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等学院分别开设“英才班”或“实验班”,实施特殊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能力。
学校与华为公司共建“北邮-华为学院”,以三个“顶尖”、两个“创新”为人才培养核心特色,即顶尖的人才培养质量、顶尖的人才培养平台、顶尖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创新”的科技攻关特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信息科技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组建双创实验班,依托学校优质的科研、教学、企业和国际化联合培养资源,采取导师制、个性化、开放和动态管理等特色培养方式,培养创新创业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