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2025年高素质农民春耕备耕水稻种植技能专题培训班”于近期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由南宁市江南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历时15天,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的模式,为50名参训学员提供了系统的、实践性强的专业技能培训。
聚焦春耕备耕,课程设计精准务实
培训班紧扣春耕生产实际需求,围绕水稻种植进行教学。课程内容涵盖水稻增产技术、施肥用药规范、农机具操作与减损技巧、病虫害防治、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环节。培训班邀请高校教师、行业技术专家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授课,确保理论与政策双结合。开班首日,江南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以“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为切入点,解读了农业政策导向,强化了学员对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责任意识。
强化实践赋能,现场教学亮点纷呈
为提升学员实操能力,培训班精心安排了7场现场教学。在宾阳县古辣镇大陆村,技术人员现场为学员们演示了智慧农业在水稻种植过程控制的应用。在贵港市港北区庄润稻渔产业示范区、隆平高科水稻示范基地、隆安柏林稻虾养殖基地,学员们实地学习了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农业等先进模式。
有序落实教学,线上线下协同助力
除传统授课外,培训班引入3天线上自学课程,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营销等延展性学习资源,帮助学员弥补技能短板。结业前的“乡村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专题课程,进一步拓宽了学员视野,引导其将技术提升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成果显著,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育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学习心得时表示:“从育秧到品牌营销,这次培训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现代农业的‘全链条’思维,回去后要将技术应用到春耕生产中,带动更多乡亲增收。”培训班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此次培训是江南区农业农村局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成果,为江南区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