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威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特别是关闭对乌军的“星链”卫星互联网通信服务。这让欧洲多国越发重视扶持本土的卫星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加快寻求“星链”的本土替代方案。欧洲能否如愿在太空领域实现战略自主,引发外界关注。
自主需求空前迫切
近期,欧洲多国在加快打造欧洲版“星链”方面达成战略共识,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星链”的战略资产地位越发突出。“星链”是具备“低时延+大规模全球覆盖”特征的卫星互联网系统,依托通信这一核心功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就获得关键矿产开采权对乌克兰施压,威胁不再向乌克兰提供“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外媒认为,依靠“星链”的实时指挥和数据传输,乌军无人机可快速精准锁定目标,失去“星链”将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产生较大影响。
跨大西洋关系剧变是导火索。在关键军事技术乃至战略安全领域,欧洲长期依赖美国及北约。特朗普再度上台后,美欧关系迅速恶化。近期,欧洲媒体披露,美国可能通过F-35战斗机内置的后勤信息系统,对欧洲盟友装备的F-35战斗机实现“一键关机”。该事件与欧洲版“星链”构想看似没有关联,背后的逻辑却完全一致:严峻的现实让欧洲国家意识到,来自美国的尖端科技与装备,并非保障欧洲安全的盾牌,更像是“特洛伊木马”。欧洲在军事领域被“卡脖子”的风险越来越高。
太空领域竞争白热化是催化剂。国际电信联盟在轨道和频段资源获取上遵循“先登先占、先占永得”原则。近地轨道空间有限,只能容纳约6万颗低轨卫星,目前已成为各国争抢的新战略高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基本集中在340至550千米的近地轨道,该公司试图以此抢占发展先机,垄断战略资源。美国亚马逊公司和铱星卫星通信公司等也规划并着手落实千颗级别的发射量。为争夺在国际太空事务上的话语权,欧洲多国已制定一系列太空安全政策。
在研项目短板明显
2024年12月,欧盟启动10年来规模最大的太空计划——卫星韧性、互联和安全基础设施计划(IRIS²),这是继哥白尼对地观测计划和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之后,欧盟启动的又一太空计划。此前,总部位于英国的OneWeb公司和总部位于德国的里瓦达空间网络公司,也推出各自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上述卫星互联网计划,成为推进欧洲版“星链”的重要依托。不过,欧洲版“星链”在建设规模、覆盖密度、网络容量及用户导向等方面与美国“星链”差距较大。
英国OneWeb公司的卫星互联网项目布局最早,声称要打造全球性卫星互联网络,但计划部署的近地轨道卫星仅648颗(已部署约630颗)。其卫星轨道高度约1200千米,比“星链”卫星的高度更高,容易带来时间延迟增加、终端成本高昂等问题,每套终端售价高达5000至10000美元,且卫星发射严重依赖SpaceX。德国主导的卫星互联网项目同样不容乐观:计划发射600颗卫星,部署高度约1200千米,官方公布的时间延迟数据达150毫秒。这意味着,上述两个项目均无法满足大批量用户对高速网络接入的需求。
欧盟主导并寄予厚望的IRIS²项目,在容量、覆盖密度和网络时延等方面,也难以与“星链”相匹敌。该项目投资超过百亿欧元,计划在2030年前后部署290颗卫星,将使用3种轨道:距地球6000多千米的中地轨道、500多千米的低地轨道和最高400千米的近地低轨道。该项目政府主导色彩明显,主要面向战略性安全领域的政企用户,而非普通民众,商业竞争力欠佳。
深层制约难以克服
有媒体称,欧洲凭借上述项目不足以摆脱在太空领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其实,欧洲的卫星数量、轨道位置等问题只是表象,真正难以消除的结构性矛盾是欧洲在宏观战略、融资模式、市场选择等多个层面的长期积弊。
欧洲在太空领域缺乏有效战略规划。以OneWeb公司的卫星互联网项目为例,发展方向多次反复,投资效率低下,从以服务大众互联网为最初目标,逐步缩小至政企专网市场。欧盟在《2023至2027年安全连接计划》提案中,就已形成IRIS² 项目的最初版本,但因各成员国需求难以达成一致而被搁置两年之久,错过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期,此后又掣肘于对多国利益的兼顾,在卫星制造、地面站布局等方面进展缓慢。加之欧洲多年来将航天发展重心放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领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卫星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明显不足。
欧洲卫星互联网项目在融资渠道和商业变现方面受到多方限制。不同于“星链”背后的雄厚私人资本和美国政府的长期资助,欧洲卫星互联网项目曾遭遇多重阻碍。OneWeb公司的卫星互联网项目一度因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靠英国政府紧急救援和法国卫星企业Eutelsat收购勉强存续。德国卫星互联网项目主要依靠私人投资和银行贷款,商业回报前景不明朗,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
欧洲本土市场本身具有特殊性:固定宽带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发达,传统电信企业市场势力强大。大众市场空间被挤占,欧洲卫星互联网项目只能将目光转向政府、军事、航运、航空、偏远地区通信等细分市场,这种战略定位将进一步限制项目规模和资金回报。
评论认为,欧洲版“星链”无力与美国“星链”正面竞争乃至去美国化,更像欧洲防备美国“翻脸”的保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