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交通拥堵成为普遍存在于各级城市的“城市病”。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智慧交通需求得到释放,做好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协同融合发展,方能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近日,北京华兴联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联投”)董事长马道松做客新华网,畅谈智慧出行时代如何以科技赋能交通领域新发展。
北京华兴联投科技有限公司,自2010年12月成立以来,便立志于构建一种全新的交通系统。在马道松的带领下,华兴联投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化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为初心,以“专注、创新、超越、引领”为理念,致力于把SLATO(秒级自适应配时优化技术)系统发展成为城市交通控制优化技术之一,创建属于中国的智能信控领域技术品牌。
作为一家专注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解决方案及服务的科技企业,华兴联投深耕交通缓堵领域多年,聚拢了国内外交通工程精英人才,在企业内部组建了一支多层次、多专业的项目研发队伍,承担了多个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智能交通控制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回溯行业发展,马道松坦言,同大多数行业类似,智慧信控领域也是首先引进国外先进系统再进行追赶。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顽疾”、打破智慧信控领域的行业壁垒,马道松专业的研发团队攻坚克难,首创SLATO(秒级自适应配时优化技术),为行业提供了一套极具社会应用价值的产品和系统方案。
据了解,SLATO技术是面向新时代交叉路口复杂交通流,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秒级自适应交通优化技术,通过把人脑进行单个路口指挥和路口间协调控制的决策依据规则化、范例化,形成决策知识库。企业结合AI机器视觉全方位采集路口交通状态数据,建立数据采集标准及数据量化指标体系,通过路侧及中心区域级边缘计算服务器推演整个路网的优化策略。马道松表示,该项技术的应用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是缓解交通拥堵,节约用户出行时间,减少碳排放,统计数据显示,应用SLATO系统的城市,工作出行需要经过十几个路口的居民,每天大约可以节省10分钟的出行时间;其次是降低整个城市的交通拥堵指数,以湖南一个项目应用的城市为例,交通拥堵指数从1.51降到了1.23;最后是提升管理工作智能化,节约人力投入,降低政府配时维护的财政投入。”
5G技术、车联网、算力基础设施……这些科技力量的不断完善,助力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慧交通的结合得到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为城市交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智能化变革。马道松表示,“社会上通用的AI和智慧交通的AI信控技术是相辅相成的,通用的AI框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算法和算力,我们的AI技术可以为通用AI提供横向延伸,拓展行业模型。”
在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华兴联投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走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马道松坚信“创新为先 以人为本”,“企业创立之初,我们专心为用户研发好用的产品,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意识到要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所以,我们确立了专注、创新、品牌,引领、开拓五个目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谈及企业今年的发展规划,马道松透露主要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持续投入创新研发,加强知识产权申报;二是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加强产学研用、国内外学术交流,力争走出去;三是建立现场维护团队,从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改变成为用户提供贴身服务,提升产品实际应用价值。
“未来,华兴联投将继续精研产品、深化核心技术能力,为智慧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更高效的城市交通治理提供更好更优的解决方案。”马道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