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进行的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梅西率领的阿根廷队120分钟与范加尔的荷兰队战成2比2平,双方不得不通过残酷的互射点球决定胜负。最终,阿根廷凭借门将马丁内斯的出色发挥,点球4比3淘汰荷兰晋级半决赛。

这是一场只属于世界杯的比赛,也是一场只属于阿根廷队的比赛。球队在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荷兰队在补时最后一分钟扳平,但阿根廷队没有垮,最终在点球大战中4比3战胜对手晋级半决赛。
阿根廷变阵收获奇效
赛前,夺冠最大热门巴西爆冷被克罗地亚淘汰出局,已经展现出世界杯的残酷与艰难。阿根廷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上半区最大对手巴西队已经被淘汰,但阿根廷更要知道的是,没有一个对手是容易的。
阿根廷主帅斯卡洛尼果然在本场比赛中突然改变了一直沿用的4后卫阵型,改打3中卫阵型,迪马利亚并未出场,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和奥塔门迪、克里斯蒂安·罗梅罗一起出任3中卫,莫利纳和阿库尼亚则司职两翼。但斯卡洛尼只是用了半个5后卫阵型,当球队在进攻时,右翼卫莫利纳冲在边锋的位置,打布林德身后,罗梅罗出现在右后卫的位置,实际上还是一个4312,只有在防守的时候,莫利纳才会收回到右后卫位置。
阿根廷的变阵在最大程度上,抑制了荷兰队了利用阵型不对称让阿根廷盯人不牢,双方都是3中卫和2个边翼卫,所有球员一一对应,谁都找不到窍门,谁都要老老实实比拼实力。
最终的结果是,阿根廷的变阵起到了奇效,第一次断球反击就是右翼卫莫利纳发动的,阿根廷人看准了布林德这一侧的攻防能力弱于邓弗里斯这一侧,通过梅西、德保罗和莫利纳的配合频繁打布林德身后。
而在梅西和弗伦基·德容的对决中,因为阿根廷的变阵,梅西的位置实际上从前腰变为了前锋,无法和德容完全对位,而且德容的攻防任务太重,所以左中卫阿克不得不跟出来盯防梅西。第35分钟,梅西也正是利用阿克出禁区跟自己,突然送出直塞妙传,一直在不停插上的莫利纳打进了单刀球,1比0。
荷兰在比赛中并非是拿不到控球权,正相反,阿根廷并没有在中前场猛扑荷兰,荷兰时不时在中场完全可以舒服地获得控球权,只不过哈克波再次出现在这个他不适应的前腰位置,效果并不好。哈克波极其需要空间,而且在荷甲联赛踢得大红大紫更多是因为荷甲联赛的开放性,给前锋的空间大。但在对阿根廷队这场极其讲究战术的高水平比赛中,一拿球就被贴身的哈克波根本无法适应。
比赛进入下半时,场面上依旧僵持,阿根廷领先后更愿意在自己半场防守胜利果实,将进攻先着送给荷兰队。尽管中场休息后贝尔黑斯换下贝尔温,哈克波被顶到锋线,荷兰队增加了一名中场,但球队还是无法通过渗透打穿阿根廷后防。而阿根廷的问题是,球队虽然防守稳固,能断下球,在梅西的帮助下撕破对手的第一层防守发动反击,但因为缺乏迪马利亚这样的反击快马,往往好的反击机会都因为速度不够快或者前锋把握机会的能力差而被浪费掉。直到第71分钟,阿库尼亚插上禁区内晃过了邓弗里斯,禁区内被放倒,梅西主罚点球将比分改写为2比0。
高中锋登场,荷兰开始冲吊
正当大家都以为阿根廷将稳稳拿下这场胜利时,荷兰队主帅范加尔先后换上了双高中锋吕克·德容和韦霍斯特,此时斯卡洛尼的对策值得商榷。他选择用高中卫佩泽拉换下了另一位防空能力不错的罗梅罗,而没有换下最矮的中卫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后腰位置的换人中,也是用帕雷德斯取代了此前有伤的德保罗,而没有使用高空对抗能力更强的吉多·罗德里格斯。
范加尔的足球变得简单粗暴,既然无法利用德佩、贝尔温和哈克波这样灵巧技术型前锋撕破阿根廷的防线,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玩点不是那么高级的老土传中冲吊战术。果然,简单就是美,第83分钟,韦霍斯特就头球扳回一城,1比2。
在这里必须要提一下本场的西班牙主裁拉奥斯,这是梅西在西甲的老相识,穆里尼奥曾称赞过他是西甲最好的裁判,因为他的判罚尺度很大,在爱判犯规的西甲属于异类。很明显,阿根廷队知道他的特点,所以本场比赛阿根廷队打出了极强的侵略性,几乎每个动作都要和对手贴身,哪怕对手已经把球踢出,都要有身体接触才能作罢,这让荷兰人踢得非常费力。
但再好的裁判也难以逃脱找平衡的坏毛病,在果断判罚给阿根廷队点球后,拉奥斯就开始把东风吹给荷兰,荷兰几乎不再被判罚犯规,而阿根廷屡次在禁区前危险地带被吹犯规。在全场长达10分钟的补时的最后一分钟,荷兰队再次获得禁区前任意球机会,而荷兰队也利用这次机会打出了漂亮的战术任意球,藏在人墙里的韦霍斯特得到直塞打反角,奇迹般扳平了比分,2比2。
从2比0领先到2比2被追平,到了考验阿根廷队心智和精神的时刻了。是一直懊恼抱怨裁判还是稳住阵脚从头再来?阿根廷队选择了后者,这也正是阿根廷一直是历史传统强队的原因。阿根廷队在加时赛前20分钟,都在冷却比赛,不让荷兰人接着扳平的士气对阿根廷大门开启狂轰滥炸,在最后时刻,阿根廷队突然发力,最后7分钟内完成了7次射门,其中包括恩佐·费尔南德斯射正门柱的打门,可惜的是,球队并未改写比分,点球大战时刻来临。
门将大马丁成为点球大战中的英雄,他将荷兰队前两个主罚者范戴克和贝尔黑斯的点球都扑了出去。此后科普迈纳斯、韦霍斯特和吕克·德容都将点球罚进,阿根廷队只有恩佐一人罚丢点球,梅西、帕雷德斯、蒙铁尔和劳塔罗也将点球罚进。第五个出场的劳塔罗将点球罚入,阿根廷队沸腾了,球场内的8万多阿根廷球迷沸腾了。阿根廷面临巨大不利没有垮掉,他们最终在点球决战中站稳,而荷兰则又一次倒在了点球大战中。
范加尔的“空城计”还是露馅了
不出意料,荷兰与阿根廷的1/4决赛果然踢到了点球,然而除此之外,这场龙争虎斗的过程与最终结局都可以说是有些偏离“预期的轨道”。范加尔“深谋远虑”,从一开始就说要把目标定在最高的地方,哪怕小组赛踢得沉闷至极,他也会反驳媒体:你们不懂,这只是热身而已。
结果当“真正的较量”到来,橙衣军团便倒在了梅西的球队身前,这算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把问题分成两半,其一是范加尔确有胆识谋略,否则荷兰人也不会在0比2落后的不利情况下,绝平将比赛拖进加时;但其二这支队伍也已自证,他们还是差了些真才实学,老帅的所谓奇谋最终也只是一场失败的“空城计”。
B计划救急不救命
当身高1米97的韦霍斯特替补登场连入两球,也许会有很多人想问:为什么荷兰不一直利用身高优势冲击阿根廷?这是个事后诸葛亮们都能想到的问题,但对于范加尔而言,或许原本并不在他的“A计划”里。“我们需要孟菲斯(逐步恢复)来夺取奖杯。”这即是老帅不止一次提到过的重要安排。而做这样的部署也是无可厚非,毕竟此前有伤的孟菲斯·德佩就是整支橙衣军团的锋线支柱。
诚然,本届大赛荷兰也有新锐哈克波的崛起,小组赛3战3球,23岁的埃因霍温前锋已然让自己的身价翻倍。不过平心而论,能够顺利杀进8强,荷兰人最为依赖的技巧还是层层布防摆大巴,并非新星引领了华丽攻势。而依照范加尔的说法,这不是“无聊的足球”,而是“胜利的足球”,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上,谁踢得更聪明才会拥有真正的优势。
道理似乎没错,但“聪明”最终还是敌不过梅西。赛前荷兰舆论曾经有不少关于“如何对付梅西”的讨论,有人建议由专人照顾阿根廷10号,也有人表示不能给梅西太多的带球空间。而这些细节范加尔显然都懂,所以阿克也确实在对手的核心身上耗费了不少时间。但就是那么一瞬间,荷兰的左中卫在换防之后跟得不是太紧,就让梅西送出了令人咋舌的致命一传。
当荷兰人在卡塔尔第一次落后,“胜利足球”就难免变得更加丑陋且别扭。原本整支球队就缺乏真正的爆点,开场后还一度需要右中卫廷伯前插或者是阿克的参与才能展现出进攻声势。然后必须要向前了,原本的“进攻核心”们也难以发挥出效果——后撤的弗伦基·德容并不能很好地成为发牌机,因为球队中前场的整体传递很容易被阿根廷人阻断;与此同时,经常回到中场拿球的孟菲斯也欠了些单兵在局部打开局面的本事,包括哈克波和半场就被换下的贝尔温也是一样。
相比对面的真顶级球星梅西,橙衣军团的王牌们实在是过于逊色。他们唯一的“优势”,大概也就只有老帅范加尔的经验。相对于44岁的斯卡洛尼,71岁的荷兰老帅必然是见过更多的风浪,也敢于孤注一掷。当梅西的点球将分差扩大到两球,阿根廷主帅很快就有些准备鸣金收兵的意思,连续换下了两名身染黄牌的后卫以及前锋阿尔瓦雷斯,而范加尔的选择则是撤下前锋头牌孟菲斯,用本队的第4个换人名额组成锋线双塔。
结果双高战术果然奏效,韦霍斯特的爆发让比赛走进了加时。然而接下来,“气势如虹”的橙衣军团并没能继续用身高优势欺负对手,反倒是险些被阿根廷在加时赛的最后一分钟提前终结。这仿佛不符合双方士气的走势,但稍稍推敲,却也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要点之一是阿根廷人重整心态掌控了主动权,在加时赛的控球率接近7成。如此无球在脚的荷兰自然也很难掀起风浪。
出局终因技不如人
至于橙衣军团为什么能这么被动,大概有几方面的因素。其一还是保守思想作祟,此前都是防反为主,在比分扳平之后自然也不敢贸然出击。而“心虚”的根源又是技不如人。其实在小组赛对厄瓜多尔时,荷兰人就已经暴露过脚下小技术偏糙的问题,在对上下脚快的南美球队时总是在局部吃亏,于是乎防守起来就显得相对吃力,单靠少量进攻球员也根本踢不出稍微复杂一点的配合。
对厄瓜多尔,荷兰队全场只有2射,而在梅西第73分钟罚进点球之前,范加尔的球队也是只有1脚踢偏的打门,这些数据相当说明问题。虽然荷兰人的身高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前面也已经说过,长传冲吊同样需要球权。另外不妨再仔细端详一下他们的场上人员,其实能送出高质量传中的人选并不太多。左翼卫的布林德状态不好,在范加尔第64分钟派上第一个高中锋卢克·德容,变阵4后卫时就已经被换下。右边的邓弗里斯是“猛将”,冲刺和横扫可以,送高球并不擅长。再加上弗伦基·德容要经常守住中路,那就只剩下右边的左脚边前卫贝尔黑斯、右中卫廷伯和后来换到左前卫位置、身高达到1米93的哈克波在传中。等阿根廷人回过神来,要堵死这仅有的几个出球点也不是不能做到。
到比赛的第113分钟,范加尔用布鲁日前锋诺阿·朗换下了已经力竭的哈克波。这次调整也是老帅的最后一张牌,感觉上并不是压箱底的绝招,而更像是“就这样了不如赌运气”。事实上本届大赛范加尔从开头就在赌,否则他也不会让国家队零经验的门将诺佩特成为主力。老帅一度赌对了,这位此前连欧战经验都没有的海伦芬门将确实门线技术不错。然而磨到点球大战,诺佩特2米03的身高还是没能唬住太多人,只有年仅21岁的恩佐·费尔南德斯自己罚丢。
8年前,范加尔率领的荷兰队就是半决赛点球输给阿根廷。8年过后,老帅精打细算了一番却还是相同的结果。所以这是范加尔算错了么?是也不是。如果手头有埃米利亚诺·马丁内斯这样的扑点专家,荷兰主帅肯定会再来一次“点球大战换门将”。但现实就是橙衣军团的家底并不富余,尽管范加尔总是一副“发布会之王”的模样,多次吹嘘“如今球队的平均水平超过了2014年那一届”。
依照老帅的逻辑,凭借一帮“准世界级球员”再加上自己的计谋,橙衣军团即有机会走向辉煌。而在败给阿根廷之后,范加尔也并不服输,表示“梅西的点球可疑”,“阿根廷人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些抱怨不也正好说明对手其实踢得更加聪明?荷兰主帅也许很狡猾,但在真正的强者面前,他的球队还是露馅了。
声音
赢下比赛之后,梅西比较少见的在赛后怒喷对手和教练甚至还含沙射影的批评裁判员。
梅西赛后表示:“迭戈(马拉多纳)在天上看着我们,他在推动我们,我真的希望能保持到最后。当劳塔罗进球,我们晋级时,有种巨大的喜悦,卸下了胸中的重担。我们不应该进入加时赛,更不应该进入点球赛。我们为这一切发生的承受了太多折磨,因为结果就是这样,但这是好事,这是世界杯1/4决赛,晋级是最美好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
赛后走过范加尔团队时,梅西冲着范加尔打出了“你说得很多”的手势,戴维斯赶忙平息事态,“我们遭受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范加尔说他们踢得好看,实际上只是把高大球员放上去,然后起长传球。”
在混合区接受采访时,梅西罕见地冲着连追2球的荷兰前锋韦赫斯特说:“你在看什么,你这个蠢货,你在看什么,蠢货,到那边去。”
西班牙主裁判拉奥斯给阿根廷亮出8张黄牌,荷兰则吃到6张黄牌,梅西非常了解他,“我不想说裁判的事,因为会受到处罚,你没法说实话。我们在比赛中很害怕,因为我们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国际足联必须审查,他们不应该在这个阶段使用一个不称职的裁判。我认为他们将不得不回看一下,球场上有很多细节,你意识到他们想让你倒霉。”
数说
2 | 韦格霍斯特替补梅开二度
韦格霍斯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世界杯比赛中为荷兰队打进两球的替补球员。他扳平比分的时间是100分钟30秒,这是自从1966年以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比赛中,常规时间内最晚的进球。
5 | 梅西淘汰赛5助攻
助攻莫利纳首开纪录后,梅西在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助攻达到5次。超越4个助攻的巴西队名宿贝利,成为世界杯淘汰赛助攻榜上的历史第一人。
7 | 梅西助攻7个不同队友
梅西的7次世界杯助攻分别传给了7位不同的队友:克雷斯波(2006年)、特维斯(2010年)、迪马利亚(2014年)、阿圭罗和梅卡多(2018年)、恩佐·费尔南德斯和莫利纳(2022年)。
10 | 梅西打入个人世界杯第10球
梅西点射破门,打入个人世界杯第10球。这粒进球帮助他追平巴蒂斯图塔,成为阿根廷队史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员,同时追平托马斯·穆勒,并列世界杯史上的现役射手王。
5 | 阿根廷赢下第5场点球大战
阿根廷是世界杯历史上赢得点球大战次数最多的球队(6场5胜)。反观荷兰,他们4次进入点球大战只赢了1次。(梁宏业 闫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