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精准学与阿里云智能共同发起的"AI+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园区举办。来自河北衡水中学、浙江镇海中学、江苏天一中学、无锡师范附小等多省重点学校的教研顾问齐聚一堂,与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就AI与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展开对话,共同探索教育行业向AI时代迈出的关键一步。
通义大模型赋能教育科技新基建
阿里云智能技术代表在主题分享中,系统性阐释了通义大模型"3+1+N"战略架构:依托3大基础模型体系,构建1个模型服务平台,支撑N个领域的应用创新。谈及“教育行业天然适合大模型落地”,他提到,“数据丰富、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付费意愿强烈、社会价值高”是大模型落地的天然条件和潜力。
超拟人老师开启学习辅导新范式
智能精准学教研代表现场演示的Bong系列AI辅学机引发热议。该产品通过实时学情计算、知识图谱引擎、语音及风格演绎三大核心技术,实现类真人教师的互动还原度。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机双审"机制——AI演绎的内容均经过人工教研团队的内容核验,确保内容精准度的同时,融入真人名师的教学智慧。无锡师范附小周晓蕾老师评价:"这既保留了名师经验结晶,又满足了7×24小时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产学协同共筑智慧教育新生态
圆桌讨论环节,衡水中学主任王辉指出:“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优秀教育资源的阳光照进每个课堂。”
天一中学数学老师王凯与参会代表探讨了:在教育实际落地中,AI老师的发展方向在哪。他认为“AI教育的落地不仅仅是通用大模型的解题、给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AI像老师一样具备观察孩子的‘眼睛’、听学生表达的‘耳朵’、判断孩子学习状态,从而制定学习规划并给步步引导。因此,AI能否吸引孩子、过程中保持孩子专注力、达成学习成果,成为了落地的‘攻艰战’。智能精准学的研发团队显然已经先一步确认了这一大方向。”
天一中学老师张坤对AI输出内容的“精准度”进行了强调。他表示,所谓精准,不仅仅是内容的“正确性”,还包括规划的“个性化”,互动的“拟人化”,并对智能精准学产品的人工审校环节进行了肯定。
锡山高级中学英文老师高清华谈到,现阶段可供家长和孩子选择的学习辅导工具太多,但盲目选择只会徒增负担。“真正有效的辅助工具应该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少做题的同时做对更多题。另外,对于学生的情感激励也尤为重要,只有对学习有信心才能提升学习的自驱力。”
天一实验学校韩江、无锡师范附小胡晓燕等来自不同地区的数学教研专家们深度体验了智能精准学Bong系列辅学机的数学作业辅导功能,并认为最突出的优势即在于对真人老师的风格演绎和对学生注意力的调动能力。韩江认为“新课改之后,数学这一学科尤其变得更加灵活,既需要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也需要对应用场景的理解能力。这对于家长作业辅导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对大部分家长来说,都需要辅助性的工具来帮自己也帮孩子减负。”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当云计算的基础算力、大模型的认知智能与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智慧形成合力,将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素质教育愿景。教研团表示,非常愿意为AI老师的进步提供支持,让AI老师不仅成为学生和家长,更成为老师的教学助力。期待智能精准学早日全面走进学校,服务千千万万家庭,促进教育公平。
最后,由智能精准学向与会嘉宾颁发“智能精准学教研专家顾问”证书。
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起教育界与科技界的对话桥梁,更在国家教育新课标背景下,进一步理解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教学方式个性化等时代命题。教研老师们积累自教学一线的需求和实践经验,为教育AI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正如智能精准学教研代表总结:“我们正站在技术与教育百年交汇的节点,这场变革最终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名师组成的一对一的AI学习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