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12日,华罗庚诞辰113周年之际,一场以纪念华罗庚为主题的“鹤舞童梦•致敬科学精神”青少年绘画系列大赛,在贵州、兰州、昆明相继启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踊跃参与。
作为我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另一层身份却少为人知,那就是我国知名降压药物“降压0号”的发明者之一。一晃多年过去,华罗庚的故事还在延续,这个在我国降压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国药品牌,如今又有着怎样的际遇呢?就此,新华网记者专程采访了“降压0号”所属公司——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超。
华润双鹤:从硝烟中走来 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作为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同时也是华润集团大健康领域业务单元之一,华润双鹤主营业务涵盖药品研发、制剂生产、药品销售、原料药生产及制药装备等方面,经济实力、竞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常年位居国内制药公司前列。根据华润双鹤发布的2022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47亿元,同比增长3.68%,净利润(归属母公司)11.64亿元,同比增长24.36%,收入与利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从1939年诞生于战争硝烟弥漫中的太行山利华药厂,到解放后北上成为北京第一家国有制药厂,再到1997年更名双鹤药业开启上市步伐,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这家国有制药企业,一路高歌猛进,见证了我国从医药领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每一个脚步。
新华网:不知不觉,华润双鹤已经有85年的历史,对于双鹤未来的发展,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陆文超: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到如今中国化药企业代表性企业,双鹤虽然几经变革,但始终响应祖国的召唤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及时进行产业变革和产品结构调整,这一直是双鹤最坚定的初心。仿制哺育创新,创新驱动未来,是我们目前的价值定位。从当前的业绩构成来看,仿制药依然是华润双鹤的基石。2018年国家出台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仿制药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主动拥抱集采,积极应对行业变化与挑战,坚定转型也是目前公司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段历程。我们持续对慢病、输液、儿科等原有重点产品线进行深化与优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优的用药选择,并通过运营与基地整合,降低人民用药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结合行业诉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公司加速创新转型,通过创新药解决重大疾病及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抗肿瘤领域、抗病毒领域、儿科领域等都成为华润双鹤创新药的重要研发领域。在公司远景规划下,夯实仿制药业务,并着眼于未来的创新转型,成为双鹤发展的战略方向。
以归零心态 适应多变的时代特征
新华网:双鹤深耕慢病领域多年,早在1980年推出的“降压0号”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您如何理解“0号”这个产品?
陆文超:慢病领域是双鹤极为重要的业务板块,儿科、神经、肿瘤、肾科等也都在这一范围内。由于覆盖范围广泛,因此很多患者对双鹤的认识,都是从慢病产品开始的。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降压药物了。双鹤的降压药不但产品结构丰富,类别也非常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降压0号”。
“0号”的诞生给当年广大的中国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它成为世界上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降压药,每日仅需服用一次,便捷的用药方式降低了治疗的复杂性,很多患者不再需要面对复杂的用药方案,极大地方便了高血压治疗。自诞生以来,“降压0号”就以确切的疗效和方便的使用方式,成为国产高血压治疗药物的代表,独特的配方和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效果,迅速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喜爱。充满“中国智慧”的0号组方,四十年来一代一代、一城一村、一乡一镇护佑着国人的健康,这才是“降压0号”创新价值的真正体现。
本次“鹤舞童梦•致敬科学精神”青少年绘画系列大赛的主题是“致敬科学家精神”,我们借这个活动,向“降压0号”的发明者——华罗庚、吴英恺、洪昭光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降压0号”不仅仅是一种降压药物,更是凝聚了中国科学家、医学家为国为民的情怀、以民为本的创新和大国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走在创新转型之路上的华润双鹤,在致敬科学家精神的同时,将努力发挥央企“国家队、排头兵”作用,以科学至上、敢为人先、锲而不舍、开放包容的创新精神,面向“国家和临床需求、核心技术、规模化”布局技术平台和创新靶点,加快药物研发脚步,为服务大国民生、铸造大国重器贡献双鹤力量。
新华网:继0号创造出辉煌业绩之后,目前双鹤如何保持或者延续这种辉煌呢?
陆文超:“降压0号”能够在数十年新药层出不穷的环境下依然备受患者认可,这其实凝聚了无数双鹤科研人坚持创新的付出,其背后则是双鹤这个从太行山走出的企业彰显的太行精神——创新、奉献、奋斗、工匠精神。对于我们来说,“降压0号”是企业发展的动力,0也代表着企业永远不忘从零开始。过去的经验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负担。时代已经在悄悄地变化,要做到创新,就必须放弃一些熟悉、习惯了的东西,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来赋予新的生命力。面向未来,敢于“归零”,跳出熟悉的环境和套路审视未来,去开拓新思路,展现新作为,才是我们从0开始的意义。
这种归零的心态,我想正是促进双鹤85年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更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韧不拔的信念所在。我觉得这也是医药科研工作者的一种精神凝结,对坚持创新的自信,同民生健康的休戚与共,更是融聚着一个民族战胜困难与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
研发创新 华润双鹤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新华网:解决卡脖子问题,始终还是要回到研发和创新之上。在创新领域,双鹤近年来又有哪些投入和成绩呢?
陆文超:双鹤85年的历史和企业文化,都在说明一个道理:高瞻远瞩,奋发进取,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确保企业基业长青,也才能造福大众健康。因此即便是在带量采购政策背景下,不到5年的时间里,我们研发投入强度整整翻了一倍,增加到营收的8%,研发人员更是近1000人。加大研发的直接效果,就是我们产品的获批速度大幅加快,如今集采中选的品种就已经有20个,在国内企业中位居前列,这些无疑都是重视研发带来的获益。
除了对研发和人才的重视,双鹤也更加着眼于研发体系这一长远规划。双鹤不仅改变了原有“总部聚焦研发”的传统模式,重新构建了“三级研发体系”,从三个层面“创新药研发——高难仿差异化药研发——普通仿制药研发”提供体系保障,同时启动机构与人才的重新优化整合,保证了创新药和仿制药的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研发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
与此同时,双鹤作为国企,紧跟国家战略导向,聚焦“两核功能”,积极布局“9+6”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健康产业。华润双鹤以合成生物为战新业务重点发展方向,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承担央企责任。目前公司已成立合成生物研究院,专门引进了国内合成生物的领军人才作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能否在这一崭新领域实现突破,这是国家赋予双鹤的信任,更是双鹤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
未来已来,双鹤展翅迎接苍穹无限
新华网:在“创新驱动”这一国家战略下,国产创新药出海势头愈发明显。对于双鹤来说,目前有哪些布局呢?
陆文超:双鹤其实很早就开始布局国际化业务,目前主要的原料出口已经达到了10亿元级的规模,未来双鹤也将持续扩大国际化业务的整体比例,谋求向真正的国际级Big Pharma进化。
对于国药品牌来说,创新不是埋头苦干,开放包容才有未来。为此,我们一方面从美国引进创新技术,寻求国际领先的靶点和产品机会,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为国际化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国药品牌和国有企业而言,出海并不是简单的“淘金”,更是谋求品牌、体系、研发、产品全面升级的历史契机,华润双鹤作为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大健康企业,同样身负着以国之重器为国有医药产业立足世界的职责。
作为一款40年的药品,“0号”代表着老一辈的“中国智慧”,也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处方”,守护着千千万万国人的生命健康。2024年是双鹤诞生85周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时代,立志创新转型,做百年民族药企的华润双鹤已经准备好以归零的心态携初心,创新篇,整装待发,再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