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4月10日电 新闻分析丨“冰原狼”真的被复活了吗
新华社记者郭爽
美国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通过提取古老DNA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复活了约1.25万年前灭绝的恐狼,称其为全球首个成功复活已灭绝动物的案例。恐狼被认为是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冰原狼”的原型。
消息一经宣布即引发广泛关注。不少未参加该项目的科研人员指出,这并非真正的灭绝物种复活。还有许多研究人员对类似项目带来的生物伦理风险表示担忧。
“复活”已灭绝物种?
恐狼是大型犬科动物,体型与北美灰狼接近,足迹曾遍及美洲大陆,但已在第四纪灭绝事件中灭绝。
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说,该公司科研人员从一块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1.3万年前的恐狼牙齿,以及一块来自爱达荷州约7.2万年前的恐狼耳骨中提取了DNA,将其与灰狼等其他犬科动物的DNA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了恐狼的独特特征,如肌肉质量、胡须长度,甚至叫声等。
随后,科研人员从灰狼血液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EPC),再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灰狼的14个基因进行了20次编辑,使其与恐狼基因组匹配。基因编辑后的细胞核被植入去核的灰狼卵子中,再将45个卵子发育成胚胎,由两只家养猎犬“代孕”,最终诞下三只狼崽。
其中两只雄性狼崽去年10月出生,分别以神话中创建罗马城的孪生兄弟罗穆卢斯与雷穆斯的名字命名,另一只雌性狼崽今年1月出生,取名为卡丽熙,名字来自《权力的游戏》中“龙妈”的称号。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称,这是“第一次有效地让一种基因库早已消失的野兽复活”。
外观“看起来很像”
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由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彻奇和企业家本·拉姆于2021年共同创立,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其目标是用科技手段应对物种灭绝问题。复活恐狼的消息宣布后,全球各地不少未参加这一项目的科学家表示,该公司宣布的成果与真正的物种复活存在差别。
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遗传学家罗宾·洛弗尔·巴奇认为:“现代灰狼和恐狼之间存在许多基因差异,而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仅对灰狼进行了少量基因改造。”他说,经过基因改造的这些动物有白色皮毛,或许还有比灰狼更大的头骨,但外观相似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恐狼,“它们只是某种相当可怕想法的产物”。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生物学家文森特·林奇表示,“现在你所能做的只是让某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像其他东西”,而不能完全复活灭绝物种。“无论恐狼在灭绝前发挥了什么生态功能,它都无法在今天的现有场景中发挥这些功能。”
新西兰奥塔戈大学副教授尼克·罗伦斯也表示,让一个已灭绝物种真正复活是不可能的。“我们无法克隆已灭绝的动物,因为它们的DNA保存得不够完好。即使你对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也无法像(克隆)现存动物时提取DNA那样,从灭绝的动物体内提取出足够长的DNA片段。”
生物伦理有风险
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联合创始人拉姆表示,公司正在做的让灭绝物种复活的工作并不像批评者所说的那样不切实际。“我们比公众认为的更接近复活灭绝物种……我们相信复活灭绝物种和物种保护应是齐头并进的。”
然而不少科学家对这类研究带来的生物伦理等方面问题表达了担忧。一些科学家强调,基因工程极其复杂,在细胞的“发动机室”里“捣鼓东西”时,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美国芝加哥大学有机体生物学和解剖学教授尼尔·舒宾说:“一家私营公司宣布了重大科学成果或重大技术成就……却没有科学论文支持,也没有任何预印本或任何方法的书面记录,没有任何人可以以建设性或批判性方式进行分析和评论的东西。”舒宾表示,这一切都是闭门造车、暗箱操作,让人感到担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动物生物技术与遗传学教授艾莉森·范埃宁纳姆说,有一种现象叫作多效性,即一个基因会影响多个性状。很多基因都具有多效性,“他们(研究人员)可能为了特定性状靶向一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可能产生与生存不相容的影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伦理学硕士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克利兹曼表示,对于复活物种和孕育这些动物的母亲来说,会带来很多痛苦,有死亡和出现严重副作用的风险。
恐狼并不是科洛萨尔生物科学公司想要复活的唯一物种。这家公司表示,他们的“复活愿望清单”上还包括猛犸象、渡渡鸟和袋狼(又称塔斯马尼亚虎)。今年3月,该公司宣布已复制出猛犸象DNA,并利用猛犸象DNA培育出一种“毛茸茸的老鼠”,让科学界大吃一惊。巴奇认为,这“又是一个被过度炒作的故事”,这些“毛茸茸的老鼠”远不具备猛犸象的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