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5月7日电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今日举行赛前新闻发布会,通报本届大赛组织、筹备、总体安排等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王晓君介绍,本届大赛以“简洁、绿色、安全、特色”为目标,以“展技能风采促乡村振兴”为主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参赛代表团,共有701名选手参赛,近700名裁判员参与执裁工作。
关于组织工作,王晓君表示,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为做好大赛组织工作,主办单位成立了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贵州省人民政府有关单位组建了大赛执委会,负责具体落实相关工作。在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大赛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关于比赛内容,王晓君介绍,本届大赛围绕农村实用技能,设砌筑、汽车维修、农机修理、电工、美发、养老护理、育婴、中式面点、餐厅服务、电子商务、茶艺11个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均设置职工组和学生组。大赛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制定了技术规则;以相关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为基础,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及乡村振兴相关领域技能人才水平实际,制定了各项目技术文件。此外,为更好结合乡村特色、展现传统技艺,将手工刺绣、手工编织作为表演项目。
关于参赛选手情况,王晓君介绍,本届大赛得到了全国各地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组建代表团,共有701名选手报名参赛,与第一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相比,参赛选手总数增加了10%,本届大赛31个代表团参加全部项目的比赛,基本实现参赛地区、竞赛项目全覆盖。从身份看,学生组共351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50.1%;职工组共350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49.9%。职工组选手与学生组选手基本持平。所有参赛选手覆盖了中学、大学、研究生等学历层级,其中,少数民族选手91名。从性别看,男选手共381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54.4%;女选手共320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45.6%。其中,电工、农机修理、砌筑3个项目职工组,均有1名女选手参赛。育婴项目两个组别中,均有1名男选手参赛。从年龄看,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5.6岁。30岁及以下共517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73.8%,其中,20岁及以下260人,占参赛选手总数的37.1%。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6岁。
关于奖励政策,王晓君介绍,一是获得大赛各比赛项目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推荐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颁发奖章、奖牌和证书。二是大赛各比赛项目设金牌1名、银牌2名、铜牌3名。对前6名以外但排名在参赛人数1/2以上的选手颁发优胜奖。获得金、银、铜牌的选手,按有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三是对为大赛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在大赛参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由大赛组委会分别颁发“突出贡献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牌匾。
本届大赛定于8日上午举行开幕式,8日至9日比赛,10日下午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将集中向获奖选手及参展人员颁奖。大赛同期,还将举行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乡村振兴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经验交流、“技能中国行2024—走进贵州”技术交流等活动。
全力做好四个“保障” 助力高质量办好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