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柴峥)历史悠久、绵延万里的古老丝绸之路,因“一带一路”倡议再现繁华盛景。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以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时刻展现着我国对贸易往来的开放态度。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发挥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以执行国家政策为己任,发挥国家金融“特种部队”作用,利用自身专业和经验优势,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和外贸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根植广东 绘就共建“一带一路”绚丽画卷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如今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引擎。其作为祖国的南大门,有着两千两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明清两代“一口通商”长达百余年,拥有浓厚的商贸文化底蕴。
现如今,广东仍是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要地。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达8.3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5;吸引外资总额达1819.02亿元,占全国比重1/7;对外投资总额达220.7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5;已连续37年外贸规模全国第一。
“1994年成立的进出口银行被国家赋予了支持外经贸领域发展的历史使命。支持进出口贸易发展,服务新时代对外开放既是其职能定位,也是其传统业务和专业优势所在。过去5年,进出口银行持续加大外贸信贷投放力度,投放外贸产业贷款7.7万亿元,为中国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动力、增添新动能。”进出口银行广东分行行长刘亚说。
截至2023年5月末,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覆盖超过140个共建国家。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士表示:“作为广东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唯一一家银行成员单位,进出口银行是服务‘一带一路’、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主力行,为经济投融资市场搭建了稳定、专业、广阔的金融平台。”
广东省商务厅二级调研员何定红二级调研员表示:“广东省联合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内的8家金融机构,制定出台《支持广东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金融服务措施》,旨在通过撬动各类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力量,帮助解决境外园区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贸易博弈思维,而进出口银行深知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共享性、开放性,是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国际联系的重要举措。因此,进出口银行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对央企、国企、外企、民营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合作方案,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生态环保等,以专业服务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远播海外。
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进出口银行广东分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从2013年末的44亿元增长至2023年5月末的1313亿元。近十年来,广东分行累计投放“一带一路”贷款2316亿元;“一带一路”贷款余额占比也从11.3%增长至57.8%;贷款涉及国家近40个。
刘亚指出,今年4月,进出口银行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行在粤分支机构‘十四五’期间将向广东投放不低于8000亿元信贷资金,其中包括向外资企业(项目)提供1000亿元人民币融资支持。从实际投放情况看,截至5月末,在粤分支机构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189亿元,完成率65%,其中大部分都用于支持外贸产业。
精准服务 助力企业“走出国门”行稳致远
从一叶扁舟到如今的巨轮,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运发展势不可挡。看着港口每天忙碌的船舶,可以感受到中国造船技艺的不变匠心和对远航探索的向往。
“海洋从来不是人类活动的障碍,一直是人类最活跃的舞台。”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看来,只有不断创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市场竞争力,登上国际舞台。
广船国际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华南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综合舰船造修企业。其建造了华南首艘万吨巨轮;实现了华南建造30万吨轮的突破;打破了中国豪华客滚船、半潜船建造“零”的纪录,并批量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广船国际拥有船型多、系列全、性价比一流的液货船产品谱系,开发了包括冰区加强、极地运载和甲醇、LNG双燃料驱动等尖端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液货船市场领先者的品牌享誉全球。在减震降噪、重量重心控制、安全返港、新能源动力等前沿技术领域国际领先,已承建的高端客滚船遍布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南海和渤海等海域。
作为世界首家建造先进半潜船的船企,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半潜船均由广船国际建造,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贸易贡献了中国力量。
“制造业是长周期行业,企业在发展中对资金占有量很大,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援助。”广船国际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刘辉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一般的商业银行授信时间短,不能满足广船国际的金融需求。
刘辉进一步指出,进出口银行给予的融资额占企业总融资的80%。相比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可提供政策性低成本资金,而且授信时间可根据项目灵活制定,满足了企业长周期资金使用需求。此外,在保函业务中,进出口银行资信条件好,在国际市场被广泛认可。
近3年来,进出口银行累计为广船国际提供融资197亿元,开立船舶预付款保函61亿元,为广船国际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保障。
“别看我们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2027年,在前些年企业也处在发展的低谷。受各种因素影响,致使客户需求骤减,幸亏有进出口银行持续的支持,才能让我们迎来‘新的春天’。”刘辉说。
引资回流 打造吸引外商投资“超强磁场”
近几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进出口银行始终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持续加大外贸信贷投放力度,为国内外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新加坡金鹰集团管理多家世界领先的、以可再生资源开发为基础的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企业。下属企业亚太森博(山东)与进出口银行山东分行最早于2009年便开展合作。亚太森博(广东)于2016年起与广东分行开展业务合作,后续进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自此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
亚太森博(广东)主要从事文化用纸的生产和销售,项目总投资额超1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高档文化纸生产商之一,其生产的高档复印纸产品销售占据了中国近1/3的市场份额。此外,其还是国内多家文化纸企业的代加工商。
不同于传统造纸行业,亚太森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绿色造纸技术与绿色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与我国践行“双碳”目标相呼应。进出口银行凭借敏锐的嗅觉,洞察到亚太森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企业在华建设发展,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增加金融支持力度。
亚太森博(广东)总经理洪庆隆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进出口银行支持了亚太森博(广东)文化纸一、二、三期等项目的建设,支持了亚太森博(山东)文化纸项目、生活用纸项目和纤维素纤维等项目的建设。此外,还支持了集团旗下企业赛得利中国和赛得利九江的纤维素纤维和生活用纸等项目。
加强外资企业国内发展的同时,进出口银行还帮助企业海外扩建,以达到更好辅助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目的。
金鹰集团高级融资经理邓承延表示,2022年金鹰集团计划在印尼扩建一条白卡纸生产线,由于投资金额较大在印尼单独筹组项目融资有一定难度。在进出口银行等中资行的支持下,该项目组建了由中印两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国际银团。在中资银行承贷部分,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约金额超38%。
截至2023年5月末,金鹰集团在进出口银行授信业务余额合计近40亿元,累计投放贷款金额超100亿元。
历经十年发展,“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社会搭建了广泛参与的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出口银行金融助力高质量外贸发展服务的案例比比皆是,“融资”更“融智”,通过方案让资金发挥出更加切实的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关键作用,深化多方合作,坚守、巩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等共建“一带一路”传统优势领域,着力拓展合作新空间,服务国家外贸与“一带一路”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