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热搜》:什么是破窗效应?
什么是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由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如果有人打坏了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这些破窗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甚至可能滋生犯罪。
破窗效应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现:对于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如果没有严肃处理引起员工的重视,类似行为可能还会多次发生;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丝毫不觉得羞愧。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否则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破窗效应也常常出现在投资市场之中。当股票或基金出现亏损时,部分投资者可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想着既然已经出现亏损了,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还能早点回本。于是就频繁加减仓,最终很可能造成亏损加剧,甚至清仓出局。
股票买卖中也常有庄家利用破窗理论诱导股民。当某只股票一路下跌,甚至跌破某个关键价位时,只要庄家不护盘,那么跟风的股民可能受到其诱导,纷纷抛出。所以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形势做出理性的选择,而非一时冲动或者轻信他人的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