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泰安文旅市场活力涌动。泰山景区持续火爆,累计接待进山游客45.64万人,同比增长589.84%,比2019年同期增长65.94%,游客量、增幅等均创历年法定假期或连续八天游客量新高;水浒影视城(大宋不夜城)同样热度不减,累计接待游客21.63万人。
假日期间,泰安紧紧围绕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十六字方针”,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以务实的举措、贴心的服务,确保景区景点运行良好、秩序井然,促进文旅市场全面繁荣。
“打卡”泰山、近郊出游,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假期期间,泰山脚下停车场内停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车辆,泰山景区假期前五天夜爬门票全部约满;在泰山天颐湖景区,第七届精品菊花展暨草雕艺术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气球嘉年华活动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睐;免门票、免停车费的汶河湿地公园是泰安市民露营的好去处,泰山区省庄镇新建的芝田星河为市民夜游提供新选择。
这个“双节”假期,泰安文旅市场实打实地“火”了。据统计,9月29日0时至10月6日16时,全市纳入抽样调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新业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红色旅游景区等20家旅游景区、景点吸引物共接待游客197.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7.58%,实现营业收入9047.31万元,同比增长212.93%,实现门票收入5711.16万元,同比增长414.82%。
丰富供给、提升品质,文旅融合更加深入
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泰安结合“泰山+”串珠成链发展思路,精心策划推出市民和游客参与度高的旅游节庆、展销活动51项,文化活动130余项,为广大群众和游客奉上一道道文旅大餐,既充实了假期,也传承了文化。
作为今年的新晋“网红”景点,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凭借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和大型文化演艺游玩和体验项目,持续升温。泰山文旅集团精心打造“梦幻森林”项目(一期),借助数字技术、音乐、灯光、投影等手段,依托灯光秀、沉浸式剧本杀、实景演出等内容,将园区打造成为极富科技感的沉浸式幻光夜游景区。
赏月露营、享受新式休闲生活,九女峰、天平湖星憩天等露营地成为假期新选择。泰前街道又见山·乡奢露营公园建有轻奢帐篷区、丛林帐篷区、公共露营区、亲子活动区、多功能接待区、红色文化纪事馆等5个功能区,打造集观山、露营、亲子、团建、聚餐、夜娱于一体的休闲露营基地。省庄镇芝田星河露营基地9月30日开业,帐篷露营、烧烤垂钓、乐队演出、篝火晚会、萌宠乐园、烟花盛典等,吸引了5.5万名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共享美好假期时光。
假期期间,泰安市文化活动同样异彩纷呈。各县市区、功能区以“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公益电影放映、小戏小剧巡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为出行游客和本地市民带来全新游赏体验。
用心用情、精准服务,旅游环境更加优化
游客的口碑是一个城市旅游服务水平的“风向标”和“试金石”。假日期间,泰安市始终把游客的口碑放在工作的首位,各级各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做好服务保障,全力为游客提供温暖、舒心的旅游环境。
泰安市假日旅游指挥部办公室印发《2023年中秋及“十一”假日旅游值班方案》,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认真做好景区管理、市场整治、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保障服务工作。各县市区、功能区上下协同、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假日文化旅游工作。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泰安小美”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在市人大东门设置咨询组,在天外村、红门游客中心、岱宗坊北分别设置“泰安小美”志愿服务组;泰安市城市管理局设置便民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开水、充电、旅游咨询、应急医疗等服务;泰安市交警部门推广“泰山易停”小程序,优化出行、引导分流,实现全市停车资源信息“一张网、一平台”;泰安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免费对外错时开放共享。
同时,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组成“旅游市场秩序联合督导检查组”,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天外村等景区景点以及文化旅游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现场秩序和食品卫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杨丽宁 杨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