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敏如女科健康学研究基地在首都医科大学正式揭牌。
首都医科大学刘敏如女科健康学研究基地成立大会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首都医科大学主办。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会会长和终身名誉会长殷大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马忠明副司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部副部长王书瑞、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张希、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吉训明、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徐良等相关单位领导、专家、同仁共同见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女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在女性特有疾病防治和围女性生理期健康维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刘敏如国医大师是全国中医女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全国首位女国医大师,也是女科健康学的首倡者。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刘敏如女科健康学思想,培养更多中医女科优秀人才,经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同意,首都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刘敏如女科健康学研究基地”。基地的成立旨在整合以北京为核心的相关学科资源,发挥刘敏如女科健康学在全国的统筹、指导和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优秀女科传承人才的培养,带动中医女科健康学的传承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吉训明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致辞,表示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是北京市属大学中唯一的中医药学科点,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刘敏如女科健康学研究基地的成立,为学校中医药学学科发展拓展了新的阵地和新的增长点,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相信基地的建设将促进更多中医女科优秀人才成长成才,进一步促进我校女性健康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学传承模式的创新。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吉训明致辞
“学派研究、学术思想传承是中医药传承的两件大事,要通过做好名医研究向研究名医转变、术向学转变、传承向服务转变的三个转变以及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团队建设三个建设来实现和完成。”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刘敏如女科学派在北京地区研究和传承工作的正式启动,希望首都国医名师馆(首都医科大学中医门诊部)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传承工作室的力量,在首都地区学术、服务、人才教育、文化建设、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致辞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张希表示,基地的建设将首都医科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正是国家倡导的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体现。未来将以基地为载体,加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中医学与生物医学、前沿科学的创新结合,促进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张希致辞
据悉,刘敏如女科健康学研究基地的工作开展将围绕着挖掘、整理、研究、传播刘敏如国医大师女科大健康学术思想,加强中医药女性健康学科建设,培养中医女科优秀人才,服务女性大健康开展工作。并将充分发挥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力量,在大学发展中医女科学科建设,在首都国医名师馆探索医教研结合、中西医融合、针药器联合的临床服务,在附属医院开展临床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临床带教,创新中医药学术传承模式,促进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的共享,以此加强首都医科大学的中医药女性健康学学科建设、促进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提升中西医协同的科研能力,最终服务于女性大健康。
为落实基地工作的开展,特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刘敏如女科健康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作为基地发展的学术引领机构,并聘任刘敏如国医大师及其部分弟子作为首都国医名师馆中医女科门诊的特邀出诊专家。
薪火相传、教学相长,会上刘敏如国医大师喜收入门弟子。拜师仪式上,7位拜师弟子齐读大医精诚,以传统的“拜师礼”表达自己赤诚之心。刘敏如国医大师回赠刻有“传”、“承”二字的传承戒指,期望他们“戒伪、戒谀、戒妄”,提醒弟子们要真诚不伪装,谦逊莫自大,不阿谀奉承,并表示将与弟子们一起教学相长,为中医女科学的发展不懈努力。
刘敏如国医大师讲话
当天下午,来自中西医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刘敏如国医大师全生命周期的女性大健康理念,探讨和分享中西协同诊治围绝经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共同助力中西医协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