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共有13位院士、专家围绕发展生物橡胶、芳烃技术进展、全球石油市场形势、化工产业减排、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等话题分享观点。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石化联合会及石油石化、电力、交通、建筑等多领域数百名领导专家和代表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图
中咨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苟护生、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致开幕词。苟护生表示,新时期新征程上,中咨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携手培育石化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表示,新形势下,中国石化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高端化发展、数智化改造,推进绿色化转型,力争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曹传贞、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黄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致辞。他们指出,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和发展,我国石化行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石化工业体系。但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产业运行效率较低、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未来要进一步聚焦石化化工工艺技术薄弱环节和装备大型化、高端化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开发应用,加快推动化工新材料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石化装备领域“大国重器”,促进石化行业加快高端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不断增强石化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围绕生物基橡胶主题展开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我国合成橡胶需求每年保持增长,但石油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多种高性能合成橡胶也依赖进口。开发不依赖于化石资源的新一代生物基橡胶是解决橡胶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全球橡胶资源安全、长久、稳定供应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炼油工程设计技术专家孙丽丽在演讲中指出,近10年中国芳烃成套技术水平取得跨越式进步,实现全面自主设计与制造,带动化工与流程制造业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芳烃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目前中国是对二甲苯(PX)生产大国,2023年我国PX消费量达4116万吨,近10年年均增长高达12%。
与会嘉宾合影
标普公司大宗商品大中华商务区经理王旭表示,石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程度将会决定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溢价的高低、能源转型将会加速淘汰全球落后产能。当前及今后汽油和柴油需求增速将会逐渐放缓,液化石油气以及乙烷等化工原料需求依然强劲,化工成为支撑石油需求的重要领域。
巴斯夫公司全球副总裁冯晖在演讲中表示,“双碳”目标下石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高端化和低碳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在严控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加快炼油转型基础上,推进石油石化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交易、需要进一步提升石化产业绿电应用水平,大力推进石油石化产业与绿电供应项目一体化融合发展。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大清介绍,从2020年到2060年,我国氢能规模将从3173万吨增至近8600万吨,高情景下有望达到1亿吨以上。解决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的经济、安全、高效输送,是破解我国风光新能源的“源荷”与“负荷”错位分布、实现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源网荷储”优化配置的关键。建议结合风光基地建设和绿氢负荷分布,提前谋划全国绿氢输送管网布局规划,更好地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满足源汇匹配需求,需规划布局、构建西氢东送、北氢南输、海氢上岸“四纵三横”主干输氢管网格局。
中国海油大榭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群表示,炼化企业的减排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从源头做起,做好原油资源评价、资源优化利用研究以及生产优化方案制定对企业降本增效和减排至关重要;应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通过先进装置减排,发展CCUS技术,重视强化节能降碳激励约束考核机制。
中咨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小海代表会议主办方发布中咨公司、中国石化联合研究成果《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2030》。从优化产业总体布局、拓展稳定资源来源、提升炼化工艺水平、丰富高端产品体系、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政策保障等六个方面对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前瞻性展望。强调按照“自主化、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推进行业布局优化;将氢视为石化产业绿色发展新资源;现有炼厂向组分炼油、分子炼油转变,优化炼油总流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造;发展化工新材料,扩大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胶、氟硅树脂、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八类产品产能供给;加大碳资源利用力度、有效利用氢能支撑减碳;做好规划布局、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引导先进产能走出去。
中国石化九江石化、中咨战略研究院、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分别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石化九江石化代表基于九江石化绿色智能实践,提出以“炼化一体化”为发展方向,构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思路。中咨公司研究人员表示,石油石化产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拉动内需、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宜稳步推进;绿色氢基能源与石化产业协同是石化产业减碳的重要手段;化工新材料是支撑制造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支撑。中国石化经研院研究人员表示,新能源消费规模2030年有望超过石油,绿氢是破解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宜加强统筹与顶层设计,加快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与价格形成机制、实现绿色产品市场化定价以及完善财税体系是现阶段石化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