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
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
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
不断被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
守护我们的安全。
在古代,
我们的历代先人,
也运用了许多的奇思妙想,
来防灾减灾。
东西塔:扛住8级地震的“塔坚强”
福建身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时不时切换“震动模式”。
1604年,福建泉州经历了8级地震,
“山石海水皆动”“”城内外庐舍圯”。
而城区两座高近50米,建于南宋的古塔,
却稳稳屹立,仅受到较轻损坏。
它们就是坐落在非遗泉州代表性古迹遗址
开元寺中的镇国塔(东塔)、仁寿塔(西塔)。
晨曦中的开元寺东西塔(资料图)
这么优越的抗震性能从何而来?
首先,塔的“双筒”结构和辐辏梁的设置,
组成了一个横截面类似于车轮、
纵向为套筒式的绞结体。
内外结构互为牵拉、攀抵,
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
塔体结构图(图片来源《泉州古石塔的抗震分析》)
其次,石斗拱的设计克服了石梁易折断的缺点,
充分发挥了抗压性能好的特点。
榫卯连接则增加了结构阻尼,
在地震中能够起到耗能作用。
镇国塔顶层的石斗拱(图片来源《泉州镇国塔抗震能力探讨》)
另外,花岗岩厚壁、八角塔身、
丁顺砌筑法、“墩接柱”构件等,
也起到了稳固塔身,吸收地震能量的作用。
千年前的匠人,
在力学、结构学、建筑学等方面有此造诣,
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
着实令人叹服。
开元寺双塔抗震史话石碑(资料图)
木兰陂:福建的“都江堰”
水患是历朝历代都面临的一大难题。
福建水网遍布,
人们更得自古琢磨治水这件大事。
要说中国古代优秀的水利工程,
人们大多会先想到四川都江堰。
福建也有一个堪比“都江堰”的治水“利器”
——中国五大古陂之一,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
历史上频遭上游洪水和下游海潮侵害。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木兰陂始建,
先后三次,共历时19年而筑成,
后经历朝修缮扩建,造福当地至今。
木兰陂全景(资料图)
木兰陂由陂首枢纽工程、渠系工程、
堤防工程三部分组成,
具备引、蓄、灌、排、挡等综合功能,
能防漏底、淤积、改道、海潮、枯水、洪灾等。
它将木兰溪水源引入莆田南北洋平原,
灌溉16.5万亩良田,
彻底改变南北洋“只长蒲草,不长禾苗”的状况,
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拒咸蓄淡的典型代表工程。
可以说,木兰陂对福建兴化平原的开发,
乃至对莆田社会经济的发展,
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9月,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
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木兰陂展现了古人治水的决心和智慧,
但并没能让莆田人民就此告别洪水的袭扰。
1999年12月,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动工;
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
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
历经千年的木兰陂,
如今已经建成为风光优美的亲水公园。
莆田的千载古堰——木兰陂(资料图)
土楼:防灾减灾“多面手”
在福建,有一个集智慧与人力之大成的
防灾减灾“多面手”——土楼。
这是无人机拍摄到的圆形土楼怀远楼(资料图)
福建大大小小的土楼,
能历经数百年风雨,留存至今,
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防洪:
土楼多会选址于高地,避免低洼处积水。
土墙最下部以卵石垒就,
墙角处用黄土、石灰和河沙混合修筑,
可承受较长时间的浸泡。
屋顶多为“人”字形,屋檐出挑可达三米,
以便即时将雨水排向楼外。
土楼内的天井下方,则设置大量排水管道。
外防内排共同作用,稳而又妥。
裕昌楼内保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资料图)
防火:
土楼内各个方位有多口水井,
建筑格局一般为八卦布局,八个楼梯,
每两个楼梯之间以防火墙相隔,
一户起火,火势不至于轻易在楼内蔓延。
土楼大门外侧镶厚铁板,
门梁上还有水、沙槽,以防外敌火攻。
防震:
福建土楼大都经历过地震的考验。
土楼的圆楼墙,下方墙体厚,
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
截面呈梯形,向心力强。
这种结构不仅抗震,
甚至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经历1918年7级地震的环极楼,正门上方的巨大裂痕一年年慢慢合拢(资料图)
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
福建土楼已逐渐从“保护我们”
转变为“被我们保护”。
土楼的珍贵与奥义,
也日益得以为人所知、所习。
今天,在继承祖辈智慧的同时,
我们有越来越科学的理念指引,
有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加持,
理当也必然能把防灾减灾做得更好,
让八闽大地
安宁长在,繁盛长在。
监制:程立葳
文案:陈醉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网、闽南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