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邮政日
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第一套邮票
大龙邮票的故事
大龙邮票的发行
是中国近代邮政发端的标志之一
1878年大清海关试办邮政
同年7月,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
“江山云龙图”脱颖而出
“打败”了“万年有象图”“宝塔图”等设计方案
“大龙邮票”诞生了

△ “万年有象图”(左)和“宝塔图”样票
大龙邮票图案正中
绘一条两目圆睁的五爪蟠龙
在云彩水浪的衬托下 大龙腾云驾雾
邮票铭记中文“大清邮政局”、英文“CHINA”
邮资面值以中国海关记账单位
关平银(海关银)表示,分为:
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
三分银(红色,寄信函邮资)
五分银(黄色,寄挂号邮资)
我国是世界上驿传最早的国家之一
大龙邮票的诞生与中国近代邮政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它的发行成为中国近代邮政发端的标志之一
都是“大龙” 却有不同
大龙邮票采用凸版印刷
铜制版模是手工逐枚雕刻制成
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
大龙邮票的票幅和纸张等
呈现不同的特征
第一期 薄纸大龙
(1878年印制)

△ 薄纸大龙
因为使用的纸质韧薄
略呈透明 所以称薄纸大龙
这段时期也是大龙邮票印量最多的时期
第二期 阔边大龙
(1882年印制)
△ 阔边大龙
因排版时邮票的图框间距较大
故称阔边大龙
纸张比较复杂 有的脆薄而易裂损
除三分银外 另外两种印量较少
五分银新票存世最少 极为名贵
第三期 厚纸大龙
(1883年至1885年印制 )

△ 厚纸毛齿大龙
纸质厚而不透明
因打孔机的缘故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
前者称厚纸光齿大龙
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

△ 厚纸光齿大龙
到了1885年 铜质印模经过多次印刷
严重磨损无法再用
因此海关邮政部门印制和发行了中国第二套邮票
图案、文字和刷色与大龙邮票相似
由于图幅比大龙邮票略小
故称小龙邮票
这也是中国邮政历史上第一次
采用防伪技术印刷的邮票

△ 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对比
在邮票上遇见国宝
邮票被誉为“微型百科全书”
也是反映一国风土人情的“国家名片”
1954年8月25日
新中国发行了第一套以文物为主题的邮票
特9 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第五组)
自此拉开了文物题材邮票的序幕

△ 该套邮票共四枚,分别是“彩陶罐•新石器时代”、“石罄•商代乐器”(石磬)、“虢季子白盘•西周青铜器”、“漆奁•漆羽觞•战国漆器”。
无论是青铜器、陶器、玉器还是书画
你都能在邮票上找到它们的身影
△1973年发行的一套邮票中,有一张图案是铜奔马。点击查看它背后的故事
△ “驿使图”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邮驿制度的图像资料。1982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一枚,主图就是这张“驿使图”。点击查看它背后的故事
△ 1987年12月10日发行的《曾侯乙编钟》邮票小型张。点击查看它背后的故事
△ 2001年10月12日与埃及联合发行的《古代金面罩头像》邮票,其中就有三星堆金面罩头像。点击查看它背后的故事
△ 2003年12月13日发行的《东周青铜器》邮票,一套8枚。其中包括春秋中期青铜器“莲鹤方壶”(左下)。
如果想近距离了解中国邮政和大龙邮票的历史
不如来天津邮政博物馆看看
这里历史上曾是大清邮政津局旧址
是当时海关邮政的总部
1878年大龙邮票就是在这里发行的
△ 天津邮政博物馆
漫步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楼里
欣赏一件件珍贵的邮政文物
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光
感受车马很慢 书信很远的年代
小小邮票带给人们的那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