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发布了《济南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由数字济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旨在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践行“强省会”战略,通过优化算力布局、提升运载能力、深化普惠应用及构建绿色安全生态,打造引领济南都市圈、辐射全省的省级算力核心区。
《行动方案》提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济南市将基本形成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高效协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算力供给体系。其中,2024年算力规模将达到4000PFlops(每秒执行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2025年筹划建设算力5000PFlops,可一体化调度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000P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70%以上,先进存储占比达到3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部署了四大重点任务,涵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存力高效灵活运用、算力高效运载能力以及普惠算力赋能应用等多个方面。
在夯实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方面,济南市将积极融入全省“2+5+N”一体化算力网络布局,依托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打造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以历城区、济南高新区为算力高地,加快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构建支撑保障市域经济发展、辐射济南都市圈的协同算力供给体系。同时,鼓励各区县根据未来产业布局和特色产业园区发展需要,建设多样化、特色化的算力节点,高效赋能区域数字经济。
在优化存力高效灵活运用方面,济南市将积极融入山东省“1+3+N+X”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支持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级行业中心建设,优化先进存储力建设布局。推动“云边端”算力一体化布局,以先进存储为重要支撑,加快推动边缘侧和终端侧快速响应和数据处理效率,保障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此外,还将探索热温数据分类分级标准和存储分级分层规范,提升存力基础设施间数据流通能力,实现存储资源高效管理和利用。
在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方面,济南市将打造优质高效运力网络,深化千兆城市建设,加快推动10G-PON光线路终端(OLT)设备部署,推广实施FTTR(光纤到房间)、FTTD(光纤到桌面)、FTTM(光纤到机器)等新型网络技术。同时,推动算运存一体化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引导构建算运存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发展格局。鼓励存算并举,支持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体系,主动融入全省“存算力一张网”建设。
在深化普惠算力赋能应用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算力+工业”“算力+农业”“算力+服务业”等多领域赋能。通过实施“工赋泉城”行动计划,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智算工业典范应用场景。实施“泉农通”数字农业平台项目,推进农业农村系统、数据、资源有机整合和分析预测,实现三农决策“一网支撑”。同时,积极推动“算力+”等新型算力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建设全市统一的融资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开展企业(个人)融资服务提供支撑。在交通领域,实施智慧交通示范工程,推动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
此外,《行动方案》还强调构建绿色安全算力生态。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探索“源网荷储+大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创新示范模式,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应用高密度集成、浸没式液冷、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高效技术方案。同时,筑牢算网一体安全屏障,加强网络安全和业务发展的统筹协调,确保安全保护措施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推动构建城市数据网,打造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持续强化数字身份、隐私计算、加密传输、数据治理等能力,提供可信赖的流通环境。
为保障《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济南市将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完善市、区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发挥新型数据中心奖补、算力券、创新券等政策性资金和国有资金引导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算力基础设施领域金融产品,拓展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综合算力使用成本。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算力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合规指导,推动数据中心整体运营服务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