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I时代的知识共享与开放有哪些变化?
蚂蚁集团可信AI“蚁鉴”技术负责人孙博文:“进入2023年,其实我们也看到AIGC以ChatGPT为代表进入了公众视野,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其实我们也看到在文学,艺术,医疗,教育等诸多的领域都能取得这方面的应用,也俨然成为了下一个消费级的社会的新的基础设施。那这些人工智能类的输出如何做到安全,可信的对外开放?我们在这个新的AI时代,其实已经给我们的这个知识共享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小时候总是有一套百科全书,大家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做研究和相关的学术的东西,主要是要去图书馆查大量的资料,来去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那弊端显而易见就是我们的查阅过程比较慢,知识的共享,路径也比较狭窄。好处是这些书籍和期刊的发布其实都是有严格的审核的,入门门槛会相对高一些。很大程度上也确保了知识的可信与安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搜索引擎这项技术横空出世,其实入门门槛就已经相对的降下来。我们几乎看到,搜索引擎已经垄断了所有人获取这种知识信息的入口,那已经以较低的成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其实是给知识共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那再往后我们来到了大模型的时代。其实也看到刚才说到了ChatGPT和Bing的这种结合,使Bing在全球的这种应用的下载量增加了八倍。一个月时间,它的网站的网页的访问量就增加了15.8%。那显然搜索引擎的这个答案还需要二次加工处理,我们大模型呢可以直接用QA的形式把很多的知识汇总下来,加以整合,更方便地给到了这种知识共享的途径。
另外一方面呢,其实就是AIGC的另外一项技能也在被广泛地应用起来。一个是传统的AI,其实更多的集中在任务执行的这个方面。那近些年来,我们更是看到了AI产生涌现智慧的这个曙光。从其实2014年有首家通过图灵测试的这项技术到今天不到十年的时间,其实我们能看到大模型已经能够自然地流畅地去做对话,科幻电影里面的这些内容好像就已经向我们揭露了一些冰山一角。
我们还是希望就是AIGC的技术能够做到安全可行,也是避免一些不良信息或者有误导性的知识在互联网这个公开的领域上面去做这种分享和传播。我们更重视的是在新AI时代,知识共享和开放的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