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宁夏平罗县文体健身中心人声鼎沸,随着终场哨声响起,宁夏平罗恒利足球俱乐部以2:1力克上海华正队,成功卫冕全国女子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冠军。这场巅峰对决的胜利再次创造宁夏足球的历史,也让这座西北小城成为全国足球发展的焦点。从默默无闻到连创佳绩,平罗足球的崛起背后,是一条以“政府主导、青训筑基、赛事驱动、全民参与”为核心的特色发展路径。
政策引领:顶层设计激活县域足球活力
平罗足球的蜕变始于地方政府的战略布局。近年来,平罗县委、县政府将足球发展纳入民生实事工程,连续两年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俱乐部和青训梯队建设,并通过动员14家本地企业参与青少年足球训练资助,形成“政府+社会”协同发力的模式。
在政策推动下,平罗县构建了青少年足球“四个体系”——包括小初贯通式人才培养、赛事组织、经费保障和校园普及。全县26所学校被列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形成“教足球、论足球、踢足球”的校园文化。此外,自治区体育局将U16女子足球队训练基地设在平罗恒利俱乐部,进一步强化了职业与青训的衔接。
青训筑基:从校园到职业的贯通式培养
青训是平罗足球崛起的核心引擎。当地创新“贯通式”培养模式,打通小学、初中、俱乐部梯队间的上升通道。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真心热爱足球的人。2018年,俱乐部负责人闫宁回到家乡平罗,参与创办了宁夏平罗恒利足球俱乐部。
经过近七年的发展,俱乐部现有260名从U8到U18的男女足球员,宁夏唯一一名A级教练员担任青训总监,20名教练分布在幼儿园、中小学,为各校教学足球。校外培训方面,针对一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本届女子五人制锦标赛卫冕的平罗恒利俱乐部女足队伍中超过60%的球员来自本地青训体系,正是平罗青训成果的缩影。
校园足球的普及同样功不可没。平罗县通过“足球进课堂”、校际联赛等形式每年吸引近万名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2023年以来,该县已向省级以上梯队输送10余名优秀球员,并在全国U系列赛事中屡获佳绩,很多孩子们通过足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闫宁表示:“我们不仅培养球员,更注重塑造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抗压能力,这是足球教育的根本。”
赛事驱动:以高水平比赛提升竞技水平
“以赛促训、以赛代练”是平罗足球的一大特色。2025年全国女子五人制足球锦标赛期间,平罗县圆满完成数十场比赛的承办工作。赛事吸引到全国15支队伍200余名运动员参赛,为本土球员提供了与强队交锋的机会。此外,平罗连续三年承办中国足协五人制足球赛事,包括男子五人制超级联赛、青少年联赛等,形成“月月有赛事、季季有焦点”的赛事体系。
赛事效应不仅提升了竞技水平,更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2025年锦标赛揭幕战吸引数千名观众到场,决赛期间场馆座无虚席,球迷的助威声成为球队的“第十二人”。 今年,平罗县还将承办男子五人制超级联赛等赛事,进一步巩固其“足球之城”的地位。
社会参与:足球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双赢
平罗足球的崛起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企业赞助、民间足球社团、志愿者服务等多元主体共同构建了足球生态,而社区足球联赛则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重要活动,政府的关注和办赛的机会逐渐扎根在一个人口只有27万的小县城。
投资创办恒利足球俱乐部的恒利化工集团先后投资380万元建成两块笼式灯光足球场,又将银北医院480平方米医用办公楼改造成俱乐部健身房、视频分析室、队员教室等。目前,恒利化工集团每年投入超百万元支持俱乐部运营,除青训外,拥有一支男子五超职业球队,宁夏参加全运会的女队也由俱乐部代建。
足球也成为平罗城市形象的新名片。通过举办国家级赛事,平罗县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和媒体关注,带动了体育旅游和周边消费。让赛事期间现场观赛的游客感叹:“没想到西北小城能有如此专业的足球氛围,这里的热情不亚于大城市!”
男足与女足并进:均衡发展的县域样本
尽管女足成绩更为亮眼,平罗的男足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平罗县政府也提出“男女足均衡投入”策略,避免资源倾斜导致短板效应。
2023年10月28日,平罗恒利足球俱乐部在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勇夺冠军,成功获得征战男子五人制超级联赛的参赛资格,填补了宁夏在职业足球领域的空白。2024年,以升班马身份参加男子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的平罗恒利就取得了联赛第五名的好成绩。此外,俱乐部还组建多支青少年男足梯队。
“去年U18梯队的球员代表平罗恒利参加了中国足协杯资格赛,今年会继续参加2025年的中冠联赛,俱乐部的目标是未来两三年内有一支中乙球队,同时有一家足球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踢更专业的足球。”闫宁说。
“平罗经验”如何复制 小城足球的大梦想
近年来,平罗县还广泛开展“足球下乡”公益活动,逐步解决县城与乡村各学校间的发展不平衡现状。
平罗足球的成功不仅为县域体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其他地域开展足球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地方;一是政策持续性,足球振兴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而非短期政绩工程;二是体系化青训,贯通式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三是赛事杠杆效应,高水平赛事既能提升竞技水平,也能扩大社会影响力;四是全民共建,足球发展需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多方协同,形成文化认同。
当然,“平罗经验”也面临挑战。如何避免“冠军依赖症”、平衡职业化与普及度、应对人才外流等问题,仍是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
从黄土高原上的训练场到全国冠军领奖台,平罗足球在闫宁等人的带领下用不到十年时间书写了一段逆袭传奇。这座小城的实践证明,足球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凝聚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正如闫宁所言:“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赢球,是让更多人相信,小地方也能踢出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