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鑫宏信机械的焊接车间内,一块电子屏幕上的数据如灵动的音符般实时跳动着:设备运行状态、焊接参数、生产进度……鑫宏信总经理陈天翔站在屏幕前,手指轻轻滑过屏幕上的一串曲线,感慨道:“以往,这里全凭老师傅的经验把控,如今每一道焊缝都有AI严格把关。”在他身后,机械臂精准舞动,在飞溅的火花中,一块块钢板被迅速焊接成轨道专用设备。
聚焦企业场景,探访数智转型之路
眼前这一幕,正是湖南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生动缩影。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无数企业被推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然而,技术门槛高、转型成本大、转型路径不清晰等难题,让许多中小企业陷入了“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的困境。
作为“数字湖南”建设的主力军,湖南联通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以及湖南省“智赋万企”专项行动,凭借5G专网、AI技术以及“云网边端业”一体化的能力,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它们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
为探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方案,自5月9日起,湖南联通联合新华网,陆续走进金杯电工、国华制药以及鑫宏信机械三家企业。记者以第一视角深入生产一线,见证数字技术如何重塑传统制造流程,寻找这场转型实验的答案。
数智赋能,企业转型成果斐然
记者第一站来到了湘潭金杯电磁线有限公司的立体仓库,瞬间就被5G+智能立库仓储项目的数字化核心场景所震撼:3台AGV小车如蚂蚁般有序穿梭,MES系统与WMS系统紧密配合,精准调度AGV小车完成自动下盘,称重扫码平台自动完成成品称重和成品信息校验,堆垛机将250公斤的电磁线精准送入拥有6400个库位的货架,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货物仓储环节长期依赖人工,效率低下、差错率高。但仓储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曾在‘改不改’的问题上纠结许久。”金杯电工设备部王部长回忆道。
痛点往往是变革的催化剂,但变革需要勇气。转机出现在2022年,湖南联通为金杯电工量身打造的智能仓储方案,通过5G工业网关实现设备全连接,WCS智能调度系统取代人工搬运,数据可视化平台让库存情况“一目了然”。更令人意外的是,数据成了管理的新抓手:“以前凭经验调度,现在系统自动预警库存峰值,连采购计划都能智能生成,对我们来说实在太方便了!”王部长笑着说道。
离开湘潭后,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市的湖南国华制药有限公司,身处公司数智化中心,国华制药技术总监黄生武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药企,我们对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技术并不熟悉。对药企而言,质量与合规是核心,之前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因此,国华制药希望借助新的数智化升级方案,实现企业数据互通、生产追溯智能化、业务流程便捷化等功能。”
湖南联通的介入,为国华制药解开了困局。通过构建统一信息化平台,ERP、CRM、MES、OA等系统的数据得以打通,生产全流程真正实现可视化管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信息统一化、管理一体化、运营透明化的优势逐渐凸显,帮助国华制药在行业里扎得更深、走得更稳。”黄生武感慨万分。
最后,记者来到株洲鑫宏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焊接车间。MES系统大屏上实时显示的设备状态、工艺参数与生产进度,让陈天翔至今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过去,受技术壁垒、成本、效率等多种因素限制,我们在突破焊接关键技术难题上总是信心不足。”总经理陈天翔回忆道,“直到湖南联通为我们提供了自研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帮助鑫宏信创新性地完成了从0到1的技术跨越。该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焊接参数,实现工艺标准化;同时与ERP无缝对接,数据实时共享。系统改造后,鑫宏信制造的产品不良率下降,产能提升,研发周期也缩短了。这套系统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让我们从‘制造’迈向了‘智造’。”
政企协同,构建转型创新模式
金杯电工、国华制药和鑫宏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成功案例,仅仅是湖南联通赋能中小企业的缩影。截至2024年底,作为“智赋万企”核心服务商的湖南联通,累计助力超过1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参与全省近半数“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并为1200余家试点企业提供诊断服务。
当前,湖南联通正深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依托中国联通中南研究院和联通(湖南)新型工业化研究院的技术优势,构建“政企协同、生态共建”的新模式。一方面,联合地方政府开展“一业一策”精准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另一方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造生态”。
从智能仓储到智慧工厂,从打破数据孤岛到实现生态互联,湖南联通以技术为画笔,描绘了中小企业“破茧成蝶”的转型画卷。未来,湖南联通将继续推进“智赋万企”行动,通过政企协同、生态共建,实现“数智化”武装“千业万企”,为湖南实现产业升级、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贡献联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