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出土“虎头虎脑”青铜器】近日,三星堆8号坑发现了一件“虎头虎脑”龙形青铜像,中国青铜时代的其他遗址里从未发现过这种器物。
这件虎头虎脑龙形象,高约80厘米,如此大体量,仍不是一件独立完整的青铜器,残缺部分的去向引发了专家的思考。龙形象的飘逸造型,成了专家寻找答案的关键线索。与之相隔约半米,就是三星堆明星文物顶觚形尊蛇身人像,人像双手撑在方形底座上,身体同样向上翻转。另外,龙形象身前无配重、身体主体超出基座,为确保重心稳固,极有可能通过龙后足连接,倚靠在其他器物上。而顶觚形尊蛇身人像现在高度就有1.5米,头重脚轻,同样需要倚靠在其他物体上才能保持稳定。
专家目前猜测,虎头虎脑龙形象和顶觚形尊蛇身人像之间,可能为立柱造型构件,如果猜测最终成立,这将成为另一件体量巨大的三星堆青铜器。“虎头虎脑”龙形青铜像 (图源:腾讯网)
【国内首家眼科专业博物馆开馆】经过多年筹备,12月22日,山东眼科博物馆在济南开馆,这是国内首家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眼科专业博物馆。
山东眼科博物馆于2015年开始筹建,2018年筹资800余万元修缮,博物馆主体为民国时期三层砖木结构老建筑。经过五年的筹备及文物征集、策展、布展等环节,山东眼科博物馆已经初具规模,并在2020年5月获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批复备案。
该博物馆主场馆已经被评为济南市槐荫区文保单位。博物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面积700平方米,库房面积200平方米,主要藏品为眼科文物、史料、照片、邮票、仪器设备、眼镜等,藏品数量近1万件(套)。
博物馆院落内有孝文化眼科主题墙、“眼科古籍中西合璧”屏、四季百草园等经典景观,拥有明代大型药王造像、欧洲中世纪眼镜及中国古代眼镜、明代刻板《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原机启微》清代刻板《西医眼科撮要》、我国第一台超声乳化仪等重要文物展品。
此外,山东眼科博物馆还是目前国内藏品最多的眼科文化展示场所,为研究我国眼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实物依据,该博物馆将来会持续通过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向公众传播眼科历史文化,努力为济南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山东眼科博物馆(图源:中国青年报)
【“陆氏针灸”文博馆开馆】2021年12月18日上午,“陆氏针灸”文博馆开馆仪式暨“陆瘦燕针灸传承研究中心”揭牌活动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城分中心举行。
“陆氏针灸”文博馆位于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城分中心三楼,展示面积400平米,分为“陆氏针灸”历史沿革、学术贡献、临证特色、传承发展、书墨情怀和文化创意六个主题,展现了海派中医针灸流派的历史变迁。文博馆还展出了陆瘦燕撰写的手稿、使用过的饭票、发明的经络腧穴模型以及诸多书籍等珍贵藏品。
同样位于三楼的空中百草园,也是文博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草园种植有芙蓉菊、兰花三七、鸭跖草、金边麦冬、六月雪、薄荷等多种药材,具有观赏和科普作用。“陆氏针灸”文博馆(图源:上海嘉定)
【英国伊普斯威奇博物馆即将大修】位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伊普斯威奇博物馆(Ipswich Museum)近期获得彩票基金拨款,得以进行大规模翻修。国家彩票遗产基金(National Lottery Heritage Fund)为该馆提供了一笔432万英镑的款项,用于其总耗资870万英镑的工程,伊普斯威奇市镇议会将提供360万英镑,伊普斯威奇博物馆之友协会则将提供4万英镑,而其余45万英镑将通过信托和慈善组织筹集。此次翻修将为该馆增加展厅、教育空间、咖啡馆,改善商店和卫生间,并将重新阐释该馆藏品,其中包括该馆丰富的世界文化藏品。馆方将与当地社群和游客合作,用心地重新阐释藏品,同时在该市和该馆重振人们的自豪感。该馆建于1881年,拥有丰富的地质、昆虫学藏品,以及珍贵的维多利亚时代动物标本实景模型。翻修工程不仅将保护这些藏品,还将安装新暖气设备、电梯、隔音隔热设施和照明设施。工程预计2025年夏完工。维多利亚时代的标本展示将在2025年焕然一新© Museums Association
【中国】阳泉市展览馆:2021年12月24日,由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阳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阳泉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弘道守正——纪念阳泉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暨阳泉市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在阳泉市展览馆二层展厅开展。
此次展览展出的160余幅书法篆刻作品,是从近五百幅征稿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以竖轴形式入列展区,分“特邀作品”“获奖作品”“入展作品”三个部分,作品包含真、草、篆、隶各种风格,取法多元、且形式多样,代表了当下阳泉市书法、篆刻的整体水平。
此次展览的推出,对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激发阳泉书法爱好者的书法创作热情,提高创作水平、发现书法新人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展览现场(图片来源:阳泉市展览馆)
【中国】徐悲鸿美术馆(重庆):2021年12月19日,“大奇至美”徐悲鸿经典作品展在徐悲鸿美术馆(重庆)拉开帷幕,展出徐悲鸿的22幅珍贵原作,生动再现了一代巨匠的文人气节、家国情怀和时代理想,也钩沉了徐悲鸿在重庆磐溪时期的创作和生活点滴。本次展览也是徐悲鸿美术馆(重庆)首次举办的徐悲鸿个展。
本次展览以“大奇至美”为主题,取自徐悲鸿一生秉持的“绘画虽是小技,但可以现至美,造大奇,非锲而不舍,勤奋苦学不易成功”的艺术理念。本次展览采取“原作展出+史料文献+实景还原+科技互动+云上虚拟展览”等多种方式,共展出徐悲鸿22幅珍贵原作,包括徐悲鸿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作品《群奔》《群牛》,首次展出的油画作品《徐悲鸿自画像》《廖静文画像》,以及他在重庆创作的《巴之贫妇图》《国殇》等作品;对于重庆市民来说,绝对是难得的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展期为2021年12月19日至2022年2月18日,12月24日开始免费为大众开放。展览海报(图源:艺术中国)
【中国】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2021年12月22日,由北京市纪委监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承办的 “信仰·薪传——红色家书专题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纪大厅开展。
本次展览围绕“重温红色家书,赓续红色血脉”这一主题,选取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百年间,不同时期的革命者、建设者的40组感人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从信仰源泉、实践历程、精神传承、当代回响等不同角度,突出展现我们党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奋斗过程中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以图文、实物、影像等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真实动人的红色文化展览现场,成为中华世纪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学习的阵地和教育内容的展现。
本次展览共分为信仰之光、壮志之举、薪传之路、筑梦之歌四个单元,分别记录了我党的先驱者在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中袒陈革命理念、坚定精神航标的过程;无数仁人志士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书写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的执着追求;老一辈革命家字里行间对儿女子孙的殷殷期许;还有当今中国新时代的“时代楷模”们,他们用家书抒发着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舍,用行动实践着对国家的热爱和拥护。展览海报(图源:中华世纪坛)
【美国|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美国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Baltimore Museum of Art)自2021年12月12日起举办展览“伦勃朗效应”(The Rembrandt Effect)。伦勃朗·范莱因(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尼德兰)被普遍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蚀刻版画家之一,他运用独特手法操作蚀刻针和油墨,创作了令人沉思且动人心魄的版画作品,这些版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观众。伦勃朗对西方版画制作史发挥着基础性的影响,尤其影响了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詹姆斯·惠斯勒(James A. M. Whistler)、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和玛丽·尼莫·莫兰(Mary Nimmo Moran)等版画复兴时期(1850-1930)的艺术家。对这些艺术家而言,伦勃朗的版画是将蚀刻版画转化为现代美学媒介的试金石。该展在新落成的南希·道尔曼和斯坦利·马扎罗夫版画、素描和摄影研究中心(Nancy Dorman and Stanley Mazaroff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rints, Drawings and Photographs)首次亮相,展览将这位荷兰大师与19和20世纪欧美纸本艺术家的非凡作品联系起来,以期通过版画表达内心与外部世界。展览持续至2022年4月10日。伦勃朗·范莱因(Rembrandt van Rijn)/《窗边蚀刻自画像》(Self-Portrait Etching at a Window)/1648年/The Baltimore Museum of Art: Garrett Collection, BMA 1946.112.777
【论坛预告:新生·新艺·新象:第三届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乡村美育云论坛】2021年12月28日,由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柳荫镇人民政府、北碚区教育委员会、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等联合承办的“新生·新艺·新象:第三届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乡村美育云论坛”将在哔哩哔哩直播间与腾讯云会议上在线直播,直播地址——Bilibili直播间:54005053;腾讯云会议:第一会场会议号:202446875、第二会场会议号:651829055。
本届行动计划的主题为“新生·新艺·新象”,“思想与话语——乡村美育云论坛”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新论——乡村美育与理论建构”“新象——乡村美育与实践视野”“新艺——乡村美育与当代艺术”“新生——乡村美育与青年力量”等四个单元。本次云论坛将由庞茂琨、黄政、唐青阳担任学术顾问,黄宗贤、焦兴涛担任学术主持,由郭昕、李霞、刘也担任论坛主持。论坛海报(图源:设计学理论)
【讲座预告|姬翔:良渚遗址群石器岩性鉴定与石料来源研究】2021年12月28日,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承办的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64讲,
薛城讲坛第3讲——“良渚遗址群石器岩性鉴定与石料来源研究”讲座将在南京高淳区南京师范大学考古教学实习基地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姬翔。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姬翔,2016年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从事地质考古、田野考古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来一直参与良渚遗址群石器方面的研究工作。讲座海报(图源:南师文博)
【讲座预告|魏坚:居延考古与额济纳汉简】2021年12月28日,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承办的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62讲,考古名家讲坛第31讲——“居延考古与额济纳汉简”讲座将在南师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二楼西报告厅举办。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文博系主任、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魏坚。同时魏坚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讲座海报 (图源:南师文博)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局挂牌】2021年12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文物局正式挂牌,这是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海淀区是北京市文物大区,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26处。文物级别高、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贯穿南北汇聚于三山五园地区,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拥有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为代表的古典皇家园林群,集聚一流的高等学校智力资源,具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
2020年9月,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海淀区抓住示范区创建这一文物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解决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北京市海淀区文物局牌子,调整区文化和旅游局编制、内设机构及职责,成立新的文物科室,增加编制。海淀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获批加挂文物局牌子的区,为根本性解决多年来文物保护利用力量薄弱的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西汉 双面透雕龙凤纹玉环
1975年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士
青白色,局部有黄色、黑色沁。双面透雕曲缠盘绕变体飞龙,环周饰以流动飞卷的云气纹和凤鸟纹,给人以龙腾风舞、云卷云舒之动感。龙凤身躯上以浅浮雕随形琢出隐约的线条,更加增强了整器的艺术效果。该玉环反映了西汉前期高超的玉雕技艺。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刘诗婷、马琳
新闻编辑:倪悦洋、胡甜甜、杨凌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谭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