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作为群众性工作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成都各区(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找准小切口,组织“五老”亮明身份,以绣花功夫为成都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助力添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成都市锦江区关工委的探索实践。
成都市锦江区“育英工作室”主理人姚德英与社区孩子交流。(成都市关工委供图)
近年来,成都市锦江区关工委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组建“关爱团”,聚拢了一大批“五老”志愿者。他们退而不休,争当爱心帮扶员、民情联络员、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用善心和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成为锦江区基层治理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
成都市锦江区“友兰工作室”主理人李友兰 正在辅导孩子们写作业。(成都市关工委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锦江区关工委结合微网实格思路,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五老”工作室。这些“五老”工作室中,既有为发挥“五老”个人自身优势量身打造的工作室,也有以开展专业培训为“五老”赋能、丰富“五老”业余生活为目标打造的工作室。其中,“雷锋讲堂”“育英工作室”“友兰工作室”3位工作室主理人,多年来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雷锋讲堂”主理人曾树林,退休后加入“五老”行列。他多次进社区开展“学习党史·传承家风”“讲党史·感党恩”“童心向党 学雷锋 做先锋”等主题宣讲,同青年职工进行青春年华互动交流活动;与成都出租汽车雷锋车队一道开展志愿者活动。
“育英工作室”主理人姚德英是一名退休教师。以“育英工作室”为依托,她开办“假日课堂”,为社区内双职工子女假日无人管理的家庭提供服务;为困境青少年联系解决入学及部分经济问题,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有了保障。
“友兰工作室”主理人李友兰也是一名退休教师。2013年起,她在锦江区锦馨社区开办幼小衔接公益课堂,截至目前已为200人次的孩子上过公益课。在“友兰工作室”里,她经常为社区单亲家庭孩子、困境儿童辅导作业。
除此之外,近年来锦江区以“五老”宣讲团为抓手,秉持“家庭、学校、社会”共育新人理念,从家庭教育助力基层治理入手,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活动超440场,覆盖超10万人次。
“通过近年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关爱团’和‘五老’志愿者,是关工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坚力量。”锦江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锦江区关工委将继续在成都市关工委和锦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社会力量通力协同,继续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有效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