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以敦煌莫高窟壁画元素为设计灵感的校服在敦煌市各中小学正式发布和启用。今年以来,敦煌市邀请由高校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设计了四个主题的敦煌文化元素校服,正式发布后,敦煌市中小学学生都将身穿这批全新校服在校学习。据了解,此次校服设计主题分别为“严谨、蓬勃、勤奋、团结”,色彩与图案均选自莫高窟壁画的经典元素,这些经典的图案和元素在校服的衣领、口袋、领结、胸章、纽扣处都有体现。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介绍说:“我们借鉴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图案和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校服设计,展现了敦煌学子昂扬向上、勤奋上进的精神面貌。”“我第一次看见这个校服,上面的图案能让我想起莫高窟的壁画,我非常喜欢,作为敦煌人感到非常自豪。”敦煌四中学生刘万稼如是说。
近年来,敦煌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传承敦煌文化·弘扬莫高精神·培养时代新人”为主题,深入实施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讲好敦煌故事,传承敦煌文化,创建文明校园,让孩子在敦煌文化中熏陶滋养,在敦煌艺术中传承创新,在丰富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敦煌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普及敦煌文化。敦煌市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敦煌文化进校园深度融合,贯穿班团队会和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展示展演、交流研讨、比赛竞赛,丰富社团活动,实施敦煌文化特色项目,推动敦煌文化与校园实践活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渠道,将敦煌文化纳入校本课程,融入各科教学,编印《我家在敦煌》《敦煌文化与地方》《敦煌诗词鉴赏》《敦煌剪纸》《美丽的敦煌我的家》等校本教材20余本,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的宣传普及。连续多年开展高考学子代言敦煌活动,举办敦煌文化进校园骨干教师培训班,与敦煌研究院、甘肃教育社等单位联合推出了《敦煌文化进校园特刊》,为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敦煌中学敦煌舞课间操。
跳起敦煌舞课间。2020年10月,敦煌中学的一段学生在课间操跳敦煌舞的视频走红网络。在这段视频中,身穿校服的学生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时而还摆出反弹琵琶、飞天等动作。敦煌中学卢老师说,网传的这段敦煌舞名字实则是《舞美敦煌》,是该校在2015年时创作的一套课间操。卢老师说,最初学校创作《舞美敦煌》课间操意在借敦煌舞课间操来传播敦煌文化,同时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学校,做好敦煌文化的传播使者。为了更好的传承敦煌文化,敦煌市各学校把敦煌舞同体育活动、大课间操巧妙融合,创编了新颖独特、活泼欢快、形式多样的敦煌舞课间操12套。同学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接受敦煌文化的洗礼,深受学生喜欢。广大师生用“传统+现代”的方式,让敦煌舞华丽变身、传承创新,极大点燃了师生热爱敦煌文化、展示敦煌艺术的热情。
讲好敦煌故事。用童语诠释敦煌文化,用童心传承丝路精神。从2017年起,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4所小学联合,分别在小学高年级组织招募“小小讲解员”,并定期组织学生来莫高窟实地参观学习,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每周利用学校社团时间进行授课,学习丝绸文化、敦煌文化等相关知识,讲解礼仪规范,开展现场讲解实践。举办了“我爱家乡·我是家乡的小主人”首届敦煌研究院“十佳小小讲解员”评选活动,先后组织4期1000余名小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选拔“莫高窟小小讲解员”160名上岗,他们身穿校服,肩戴“爱护文物、人人有责”绶带,讲解敦煌文化,争做敦煌文化的传播者、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用点滴行动把敦煌文化发扬光大。
敦煌市北街小学打造敦煌诗词长廊文化长廊——游艺廊。
诵读敦煌经典。书声朗朗、经典溢香。清晨,敦煌市东街小学“鸣沙书语”准时开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抑扬顿挫的朗诵声在校园中回荡,开启学子晨读的美好时光。通过学生主播、配乐朗诵、诗意解读,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词意境,熏陶儒雅气质,学习敦煌文化。敦煌市将经典诵读与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中小学坚持每周进行国旗下“经典诵读”,每月举办一期“爱家乡、赞敦煌”诗歌朗诵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九色鹿少儿故事大赛”,每年举办一次“爱我敦煌”主题演讲比赛。精心打造“三月三”敦煌诗会、端午诗词分享会、阳关诗会等品牌活动,让敦煌经典滋养幼小心灵,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生动实践。
传唱敦煌歌曲。“我爱敦煌的山,我爱敦煌的水……”一曲耳熟能详的《敦煌美》,道出多少敦煌人的家乡情怀。敦煌市以弘扬主旋律、展示敦煌美为主题,开展敦煌歌曲校园大传唱活动。坚持国旗下唱国歌、主题队会唱队歌、团组织生活唱团歌、传统节日唱民歌、革命纪念日唱红歌、人人传唱敦煌歌。坚持每年“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举办歌咏比赛、赛歌会。印发《敦煌歌曲集,让敦煌歌曲在敦煌大地久久回响。
演绎敦煌艺术。夏日的校园,风景如画,搭起舞台、敲响大钗梆子、拉起二胡弦子、高唱敦煌曲子戏。在敦煌市三危中学,优美动听的敦煌曲子戏在传唱……敦煌曲子戏省级传承人陈正清在精心给孩子传授敦煌曲子戏技艺。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手把手的给学生做示范,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孩子们学的认真,一板一眼颇有神韵。敦煌市教育局联合市文联,开展敦煌非遗、敦煌舞蹈、敦煌书法进校园活动,参与学生1.8万余人,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依托敦煌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组建艺术社团352个,打造“曼舞飞天”“鼓乐敦煌”“曲苑新蕾”等艺术特色项目42项,开辟了敦煌艺术教育新天地,为师生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艺术搭建了广阔舞台。
敦煌市西关小学美术社团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带有敦煌壁画元素的团扇绘画。张晓亮 摄
绘画敦煌神韵。近年来,敦煌中学将敦煌壁画艺术引入校园,整合专业师资力量,通过美术课堂、社团活动和主题实践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敦煌壁画艺术的了解,让有兴趣的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壁画临摹和艺术创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敦煌市全面拓展艺术教育,坚持以敦煌飞天、壁画、彩塑、剪纸等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全体师生自己动手,拿起画笔,将敦煌飞天、敦煌壁画搬上校墙、挪进教室、画在心间。定期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画家村、莫高里工匠村,聆听壁画保护专家和敦煌著名画家的教导,动手实践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制作工艺,感受敦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10月13日,敦煌市举行了敦煌文化校服展示活动。周斌全 摄
敦煌元素扮靓校园。敦煌市幼儿园,一座以洞窟造型设计、极具敦煌特色的童趣天地。走进大厅,集智慧与美丽化身的九色鹿熠熠生辉;来到楼道,浓郁的敦煌文化扑面而来,由师生共同制作的莫高窟微景观、鸣沙山月牙泉立体图、丝绸之路、阳关葡萄、鸣山驼队、曼妙飞天等精美的手工作品巧妙地展现在幼儿教育环境中。近年来,敦煌市各学校在校园建设中处处彰显敦煌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富有敦煌文化特色的图案及其他艺术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设置敦煌历史、敦煌诗词长廊3个,修建敦煌历史名人雕像园2个、打造敦煌艺术小品景观5个、设计敦煌文化宣传栏42个,用敦煌神韵装扮校园,让孩子静静地徜徉在敦煌文化气息浓厚的花园、乐园、学园中,激发师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灵感。
感悟敦煌文化魅力。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开设莫高学堂,先后组织敦煌市2万余名师生免费参观莫高窟,观看数字电影《梦幻佛宫》,参加堂课《藏经洞的秘密》,参与课程《飞天剪纸》等。敦煌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组织学生走进莫高窟,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文化魅力;走进鸣沙山月牙泉,体验“沙漠奇观”的雄伟多姿;走进博物馆,聆听敦煌历史的交响乐章;走进阳关、玉门关遗址,追寻丝绸古道的历史足迹;走进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探索自然力量的神奇奥秘;走进莫高里工匠村,重现千年敦煌的彩塑绝技;组织师生观看《丝路花雨》《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千手千眼》《乐动敦煌》等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大型演出,享受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全方位、多渠道让学生感悟敦煌文化魅力。(张晓亮 马飞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