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词作者:文天祥
撰稿:李让眉
诵读赏析:刘晓明
乾坤能大,
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着处,
那更寒蛩四壁。
横槊题诗,
登楼作赋,
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
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
重来淮水,
正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
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
江山回首,
一线青如发。
故人应念,
杜鹃枝上残月。
·点击收看·
【赏析】
这首词是文天祥被押北上途中所写。途经金陵时,与好友邓剡临别时用苏轼“大江东去”词韵回赠,与好友告别。
文天祥(公元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履善,后更名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举进士第一。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东下,文天祥组义军入卫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逃脱后投奔端宗,历经转战,次年于广东五坡岭被俘。他拒绝了元将多次诱降,被押送至大都囚禁三年,誓死不屈,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追赐谥号“忠烈”,著作经后人整理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酹江月》,即《念奴娇》,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一位名叫念奴的歌伎。因苏轼同调词中“一樽还酹江月”句得此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等。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十一种变体。
这首词是文天祥被押北上途中所写。途经金陵时,一路同行的好友邓剡因病暂留当地就医,文天祥则被迫继续北行。临别时邓剡用苏轼“大江东去”词韵作《酹江月·驿中言别》赠给文天祥,文天祥以此词回赠,与好友告别。
虽然人在押解途中,词的开篇依然满怀丰沛的热情:“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这个“能”字通“恁”,意思是乾坤世界如此之大,英雄终不是能被一时窘境困住的。第二韵写的是此时的心境,“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寒蛩”指虫子的叫声,岳飞的《小重山》中有一句“昨夜寒蛩不住鸣”,写壮志难酬的不甘,与文天祥此时的心境是很相似的。《酹江月》原韵取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文天祥回想往事,就也用了三国的典故,“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横槊题诗”的是曹操,“登楼作赋”的是王粲,二者一武一文,一是英雄作为,一是个体感遇,写尽乱世群像,但最终,“万事空中雪”——他们都消失在了历史中。“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方来”,就是将来。词人相信,历史长河滔滔,英雄人物辈出,即使我们无力作为,他日也一定还有来者。
下片换头,回归到了现实处境,“凉风新发”,秋日已至,文天祥自嘲前途如秋叶,马上要被吹落了。为什么说“重来淮水”呢?这是因为文天祥两年前从敌营中逃脱后,曾在淮水间数次与敌骑相遇,惊险万端,历尽艰难才得以南下抗元。如今故地重蹈,却是以囚徒身份被押回,当然心生感触,但即使如此,他也并没为当初而后悔。“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即使容颜老去,壮志难酬,但一颗报国的丹心却永远不会改变。金陵地处昔日南宋疆界,过了此地,就是彻底离开故土了。文天祥知道此去再也难以回归中原,忍不住想回头再看一看,“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回望江山,用了苏轼的“青山一发是中原”的典故,写尽了他对故国的眷恋。但再眷恋,也还是要被迫启程,最后一韵,就是出发前留别好友邓剡的“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杜鹃,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所化,因心恋故国而昼夜啼鸣。同期文天祥有一句诗,“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就是说自己舍不得故土,他日死后,会化作杜鹃飞回来,这也预示着他此去必死的决心。
文天祥的词作是宋代最后的一颗明星,王国维曾说:“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其中的风骨与境界,正是由来于他光明坦荡的人格魅力。
撰稿:李让眉,青年诗人。出版有《所思不远:清代诗词家生平品述》《李商隐十五日谈》等书籍。
诵读赏析:刘晓明,国家一级演员。获梅花奖、文华奖、金狮奖;全国儿童剧调演评比优秀表演奖;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配角奖等。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