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之东,大嶝岛上,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量级机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作为承载着两岸共同期盼的“特区之翼”,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等级为4F级,是厦泉漳大都市区国际枢纽机场、海丝门户枢纽机场,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高等级的国际机场。至2035年,新机场将力争实现年旅客吞吐量7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5万吨、国际航线70条以上。这座“百年工程”不仅将点亮厦门跨岛东进的下一座灯塔,更将成为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支柱。
近日,走进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建设现场,随处可见戴着蓝色和红色头盔的工人正忙碌着,保障施工现场的电力输送。13条10千伏线路、6条机场电力专线……这些数字背后,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404名供电人员夜以继日接续奋斗,不断为这座占地百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输送新鲜的电力“血液”。在“满格”电力的全力保障下,新机场即将在2025年承梦起飞,畅翔未来。
超大“充电宝”
新建110千伏变电站 打造机场专属电力“泉眼”
2014年,厦门新机场选址正式落定翔安区大嶝岛,一座全球罕见的海岛机场开始擘画。然而,岛上原本仅有一座35千伏的大嶝变电站,只能满足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机场建设在即,摆在厦门供电公司面前的第一道关卡,就是岛屿本身的电力负荷难以维系这座超大枢纽的施工和运转。
这是截至目前厦门全域施工用电量最大的项目。为了给机场建设提供充足的用电保障,厦门供电公司从源头抓起,规划新建一个电力“泉眼”。2020年起,该公司在距机场片区100米附近,新建110千伏北门变电站,能够提供原大嶝变电站近6倍的电能,成为保障机场正常运转的超大“充电宝”。北门变电站建成后,取代了原本的大嶝变电站,也结束了大嶝岛一直由外部供电的历史。
“光明保障线”
搭建一张电力保障网 点亮巨型航空“灯塔”
除了从源头保障动能,厦门供电公司还及时为翔安机场片区施工铺就“光明保障线”,尽最大可能补齐电力短板。以北门变电站为起始,厦门供电公司馈出13条10千伏线路,将上级电源引入机场片区。同时新建6条电力专线,将居民用电和机场用电分离,不仅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更是搭建了一张电力保障网,保证机场片区居民用电稳定、施工供电可靠。
今年10月中旬至今,厦门供电公司已经为机场施工建设送电11200千伏安,预计还将有3150千伏安的电流源源不断地送往机场施工区。
“电力引擎”加速跑,营商环境再提速。厦门供电公司主动靠前,聚焦供电保障、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让电等发展”。厦门供电公司与机场方积极沟通探讨,提前预留电源点,最大化满足机场用电需求。为了保证“快接电,接好电”,提供“保障+服务”双重助力,厦门供电公司持续以客户为中心,组织人力物力保障电力需求。
据了解,机场正式用电110千伏中心变电站已于11月20日完成结构封顶,预计将于明年4月完成土建工程。这一大电源点的建成,将点亮这座矗立在海岛之上的航空“灯塔”。
送电“急救专班”
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 不停电作业车进驻施工点
受地理位置影响,大嶝岛上台风较多、地形崎岖、野卉蔓生……海岛机场的供电面临的外部风险,远远大于内陆机场。为了尽可能减少外部环境对电力输送的影响,厦门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机场指挥部和翔安区政府、当地村委会,召开多场联席会议,促进与村民的协调服务工作。他们还先后克服台风恶劣天气、岛屿路面崎岖等困难,做到协调沟通和电力工程建设两手抓、两不误。
施工环境复杂、变数多,来来往往的施工车辆可能破坏电力设施,导致停电影响工期。为此,厦门供电公司专门在大嶝岛上设立电力抢修点,增设驻点抢修网格,并配备了无人机等设备,安排抢修人员24小时快速响应。
从今年5月起,不停电作业车进驻机场施工点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送电“急救专班”。即使在计划检修或故障抢修的情况下,不停电作业车也能不间断供电,保障机场施工作业。数万名工人在灯火通明的环境下正常施工,尽可能在天气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程采用带电作业,保障机场施工正常运行,全力保证机场建设工期如期推进。
此外,厦门供电公司还为机场片区打造“钻石型”配电网,为机场用电再加一层“保护网”。作为厦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试点工程之一,“钻石型”配电网构建了以开关站为核心主干网、配电室为次干网的双环网高能级配电网架,并配置“光差保护+自愈”功能,助力机场实现配电网网架结构再升级,供电服务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