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宁波主题活动现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石化区白鹭园”案例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宁波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工业与生态共生的可能性,也为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据介绍,白鹭园坐落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海炼化公司,是全国首个嵌入石化园区的白鹭栖息地,其核心区占地1.5万平方米,辐射范围达40平方公里。园区内绿树成荫,鹭鸟群飞,目前栖息鹭鸟近4000只,包括白鹭、牛背鹭及珍稀的大白鹭、黄嘴白鹭等40余个品种。通过GPS追踪与长期监测,园区已精准掌握鹭鸟迁徙路线与习性,为科学保护奠定基础。
“这里曾是石化管道的集中区域,现在成了鹭鸟的家。”镇海炼化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种植首片2200平方米树林后,企业持续优化生态布局,施工避开鹭鸟越冬期、绕道管道铺设、新增水体并投放鱼虾苗,逐步形成完整的鹭鸟栖息链。与此同时,宁波石化区通过“减量循环+数字监管”模式严控VOCs排放,打造“无废园区”,为鹭鸟提供安全环境,夜鹭、池鹭与石化装置构成超现实图景。
白鹭园的社会效应同样亮眼。全球首个白鹭慢直播平台累计点击量超1亿次,公众开放日吸引2.3万人次实地探访,其生态实践入选全球《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集》,亮相《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15)宣传片,并在2023年“洱海论坛”和2024年法兰克福中欧企业ESG大会上作为经典案例展示。同时,品牌故事《归鹭》的海外推介,进一步助力将“石化区白鹭”打造成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新范本。
“白鹭从几十只到数千只的变迁,印证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关生态保护专家评价,白鹭园不仅刷新了观鸟胜地“必在山水间”的传统认知,更以实绩证明,只要科学规划、长效投入,工业基地也能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邱晨/文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