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丁健华教授团队有2篇关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的研究论文被国外专业权威杂志接受。
目前,丁健华教授团队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ISR临床研究论文6篇,其中3篇发表于国际结直肠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专业期刊《Disease of the Colon & Rectum》,2篇发表于国际结直肠外科著名权威期刊《Colorectal Disease》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是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ISR手术极大地提高了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希望,但是ISR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是结直肠外科难度系数最高术式之一。丁健华教授带领团队始终瞄准国际结直肠外科领域前沿技术,锐意进取,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ISR手术。近10年来,以ISR技术为牵引,中心肛肠外科逐步形成了以低位直肠癌微创保肛技术以及术后综合治疗为优势的特色学科。
丁健华教授带领团队始终秉承“临床为本,科研为魂”的工作理念,在中心建设高水平学科的方针引领下,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当下结直肠外科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勇于探索创新,深耕临床研究,其中关于ISR的相关研究成果喜人。近年来,一系列高水平的ISR相关研究论文不断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6项临床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委基金资助。
ISR相关的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2023年5月,全国首部《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发布,丁健华教授作为国内43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丰富临床经验和影响力的结直肠外科专家之一,受邀参与共识的编写工作并参加了发布会。
据悉,作为主编,丁健华教授联合复旦大学,组织国内10余位ISR领域专家共同编写的国内首部、国际上第二部ISR专著已完成排版并即将出版,这将为促进我国低位直肠癌ISR手术的规范化开展提供“火特”经验。
作者: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郝智宸 赵勇